“过江”做搜索,今日头条的“船”够大吗?
正如前面我们所比较的那样,搜索对于360来说是变现产品,但对于今日头条而言却是流量产品。作为流量产品,在发展前期通常比变现产品进步的更快,但这种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且企业获取流量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变现。 谈到生意就离不开最本质的三角思维模式:卖什么,怎么卖,如何赚钱。对于基于商业利益开发的搜索引擎而言,“搜索中立”可能只存在于理论上,竞价和广告是必然的。百度搜索广告遵循搜索引擎本身的遵循客观规律,国外的谷歌也是如此,有很多骂声,这算是个痛点,但这构不成百度被替代的理由,因为后来的挑战者们差不多也都这样。 就像360,2016年360搜索宣布放弃一切消费者医疗商业推广业务,可如今还是没能抵挡得住医疗广告的诱惑。还比如今日头条,张一鸣也做过不做医疗广告的承诺,可最后还是逃不过“真香定律”,既然跟百度没什么差别自然难以形成颠覆。 3.头条扩张简史总结:擅长开辟,不擅长颠覆 今日头条到处扩张,有成功也有失败,从中我们亦可推测一些端倪。 成功的,譬如今日头条自身,还有抖音,擅长在蛮荒之地实现从0到1。 例如今日头条自身,移动互联网初期,各大新闻门户只不过把原来PC端的新闻放到移动端app上,本身没什么创新,而今日头条实际上引导内容资讯从分类索引的门户网站时代走向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信息流时代,这种“模式+技术”双创新的方式无疑会促进旗下产品快速崛起。 还比如抖音的崛起,虽说在它之前还有个快手,但那时短视频的风口才刚刚开始,而且抖音崛起的时候快手却因为内容为人诟病,抖音以自己的特色杀入迅速崛起,这其实也算短视频领域的从0到1。 但在已有巨头的市场上进行渗透,抖音却屡屡受戳。 例如挑战知乎的悟空问答,挑战微博的微头条,挑战微信的多闪,在这些扩张中今日头条的流量法则似乎失灵了。总结起来,这些失败的案例具备两个因素:一是环境因素,行业没有一家独大的巨头;二是技术因素,今日头条的没能带来颠覆性技术入局。以此类比,擅长“开荒”的今日头条想要“侵略”搜索恐怕并不容易。 从环境因素来看,国内搜索领域百度已经制霸多年,即使搜狗、360这样各具特色挑战者也没能实现颠覆;从技术因素来看,搜索方面可能处于技术变革的转折期,譬如图像搜索、语音搜索都还在探索阶段,而且百度在这些领域涉猎较深。 关于同百度竞争,周鸿祎其实看的就很开,他曾经说过:“搜索是个非常成熟的市场,我们只是扮演一个平衡者的角色;我也不认为现在做一个搜索引擎就可以颠覆百度,因为他们份额实在太大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