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研究】从产品类型及价值分析教育产品的底层逻辑
这个以Flashcard为切入点的app,在上线三年内就获取了包括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数百万用户,并让他们产生了大量的内容 。(这些内容又带来了更大流量的市场用户)。关于这类型产品的成功,我们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进行分析。 第三:学习者的交互方式有质的变化笔者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教师给学生上课,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 在线教育,是人机交互。 那么交互设计在在线教育产品设计当中怎么可能不重要? 这事关学习者如何学习! 提到交互,我们很快就想到交互媒介。手机行业最明显,最早的按键,到触摸屏,到语音,到人脸识别等等,随着5G加速到来,AR/VR将更深入应用层,相信也会带来交互方式的革新。每一次人机交互的方式的变化,都会带来潜在的新市场。 教育当然也一样。 但是,这种交互媒介的变化,在宏观层面,并不是笔者提出的学习者的交互方式的变化,而是跟学习高度相关的微观层面的交互形式。 举个栗子,Newsela是笔者非常欣赏的一个英语阅读产品,最大原因就是它的交互设计极大促进了用户的学习效率 (连阅读产品这种非内容输出型的产品都可以把交互做的那么棒!) Newsela对Non-Fiction文章提供不同难度等级的阅读体验。用户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可以即时点击某一个句子或段落,即可调整该部分内容的语言难度等级,等级对应美国的蓝思阅读等级。 这种即时性的阅读交互,对英语学习者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学习价值,让他们不必腾出时间去查词典,而且可以学习同样的意思可以通过怎么样不同类型的语言表达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Newsela正在从一个阅读内容提供商进化成为一个阅读内容生产平台——这再次验证了笔者的第一性原理。 对需要输出内容的学习型工具来讲,交互方式设计必然是一个巨大挑战。交互形式如何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不影响内容生产质量,并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至今没有任何一款这样的产品。 这里有一个例子,B站的前身其实是一个学习型的APP。当时陈睿想要做一款类似抖音这样的短视频APP,聚焦在教育领域,产品跑了几个月发现用户很难通过录制视频的形式产生高质量的内容,在现金危机之际遂转向B站现在的方向。 可想而知教育领域,做输出型的交互设计的挑战之巨。 教育产品短视频这种类型的Informal Learning也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分析。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这里依然有巨大机会。 目前什么类型的产品符合上述第一性原理?可视化编程项目完全符合上述第一性原理,笔者非常看好这个细分领域。 编程是一种流畅的表达方式,就像写作一样。当我们学习写作的时候,仅仅学会拼写、语法、单词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如何交流想法,表达故事。 编程也是如此。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