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生鲜电商屡战屡败 网上买菜为何这么难?
从下图可以看出,蔬菜提价幅度排第一,最高能达380%,水果加价率第二,水产品第三,肉禽蛋第四。 图 /艾瑞咨询研究院 到店模式,像生鲜传奇这种几百平的店铺规模,能满足几百生鲜SKU和米面日杂的诉求,首先满足了“多”。其次这种生鲜社区店如果就在家门口,店越小离得越近,肯定越“快”。另外,店铺现售场景下,用户可以挑挑拣拣,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好”这个需求。 社区拼团每天有几十个主推品,SKU低,满足不了“多”,最主要满足的还是“省”。施卓杰介绍,经过统计,线上的加价率是最高的,平均加价率在100%左右,社区拼团加价率最低,是最省的。 另外有业内人士向燃财经分析,社区团购是纯线上模式,省去了社区店的租金成本,获客成本低,但是产生了新的问题,组织结构松散,团长的用户又会裂变为新的团长,积攒自己的私域流量,稳定性较差。 “所以其实很难做到多快好省的统一,既要叫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这件事是不可能的。”施卓杰分析道。 “现在大家又开始看一个新的模式叫菜店代运营”,e家洁创始人、生鲜电商创业者云涛告诉燃财经,这个模式是跟本身具备蔬菜供应链优势的本地夫妻店合作。 据悉,除了创业平台菜老包,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也在涉足这一市场。美团点评做了“菜大全”,正在武汉等城市试点,随后饿了么跟进,内部孵化了“饿鲜达”项目,已在APP开辟入口,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南京等城市试水,开店20家左右。 “经过呆萝卜这个坑,大家看清楚一件事,预售肯定是对的,因为预售能把价格打下来。业务模式上用预售,供应链上要跟本地菜店合作,代运营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云涛称。 但这一观点被投资人挑战。生鲜电商行业投资人Sam告诉燃财经,美团、饿了么做菜店代运营,其实争的是流量入口,对它们来说,是否亏损不是最重要的。但其他的生鲜企业,争的是如何解决好买菜这件事,两者的出发点不太一样。 Sam称,菜店代运营两边不靠,供应链和流量都不是自己的,同时规模有限。当中国的电商市场增长至目前的万亿规模,出现了像壹网壹创这样的电商代运营公司。壹网壹创今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市值为131.66亿元。而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50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菜店代运营公司菜老包,2019年计划目标是突破10亿销售额,天花板可以预见。 烧钱模式不再被看好 今年暴雷的数家生鲜电商平台,根本原因无非是资金链告急,背后一个更加严酷的真相是,资本对生鲜行业的态度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捂紧“钱袋子”。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22家生鲜电商企业共融资近120亿元。但根据《2019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商业模式与用户画像分析报告》,今年1-3月生鲜电商企业仅融资13笔,融资约3.9亿元。《2019社区生鲜调研报告》亦指出,与去年相比,2019年生鲜领域投资总量和投资笔数双双下降。 资本的态度越来越谨慎,多名投资人表示,他们的投资逻辑也在发生改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