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中芯国际2020首份财报:国产芯片的艰难之旅
一是向资本市场募资。自去年11月发行过200万美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后,中芯国际再次提出募资。根据中芯国际官方公告,2月20日中芯国际面向美国境外发行的6亿美元债券已签订认购协议,所得款项将被用作扩充产能的资本开支以及其他一般用途。 二是申请补贴。去年11月大和将中芯国际的评级下调至“逊大于市”,今年2月再次下调至“沽售”。大和认为,中芯国际的业绩表现长期依赖政府补贴,而核心业务的表现并非是带动其四季度超预期的原因。 Q4财报显示,中芯国际的五大收入构成中最大的通讯应用在总收入中占44.4%,同比缩水0.3%,不仅如此,按照服务分类,晶圆制造的收入占比也从上年同期的93.2%减少到91.6%。 通过财报也能发现,中芯国际Q4的研发和销售开支同比环比均下降,对于这一现象中芯国际给出的解释是研发活动减少、生产计划和产品组合的调整变动所致。由此可见,四季度营收增加也跟部分成本支出的下降有关。 大和表示,若剔除补贴因素,预计中芯国际今明两年会处在亏损状态,亏损金额分别是1.7亿和5000万。 14nm工艺的出现已有几年时间,虽然依旧作为目前主流的制程之一,但距离中芯国际“争当第二”的目标仍差好一段距离。 芯片代工行业前期投入巨大,想当“追随者”,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中芯国际除了要面对技术上的挑战,资金方面同样承压。 “瓦森纳协定”阴霾或再升级 目前中国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发展障碍不止是缺乏有关人才,相应设备的技术发展也与全球领先水平有所差距,如果可以获得更先进的光刻设备,这将会缩短中芯国际以及我国其他代工企业与先进工艺的代差。 而国际情势造成了中芯国际发展的另一重壁垒,在这里要先介绍一下瓦森纳协定。 瓦森纳协定涉及42个国家“成员”,简单来说就是对带有先进技术、军事技术和双用途的物品进行出口控制,成员国间互通自由,而成员国向非成员国出口则需要提前通知其他成员。 实际上这一协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拉开差距,保证成员国间的技术和衍生的其他优势,因此,虽说是“通知”,但有时也会被美国等其他成员国“干涉”。 而集成电路行业是瓦森纳协定管控的重点。中国并非成员国之一,顶尖芯片和高端光刻机是被禁运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