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狂吹”5G了!
而Wifi或者此前存在的WiMax做不到这一点,其只能覆盖很小的领域,或者试图覆盖整个城市但效果却千疮百孔。WiMax也因此被LTE击败,连带导致押宝WiMax的加拿大北电和摩托罗拉破产。 (图为2009年1月14日加拿大多伦多北电网络公司办公楼前拍摄的北电网络标识,两天后公司宣告破产) 然而,按照现在5G毫米波小基站的发展方向,追求的主要是传输速率。原因如我们前面所说,5G需要建设数倍于4G的基站,才能以其现在宣传的标准,,要覆盖目前全球4G覆盖的区域,成本极其高昂,使得运营商缺乏足够兴趣。 因此,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运营商不具备建设一张普遍覆盖的5G网络的能力,那么这就偏离了用户的刚需。 综上,从基建成本和实际需求来看,建设覆盖全国的5G网络并不现实,也不必要。那么,5G组网就不能实现了吗? 并非如此。 从技术上来说,4G和2G是非常成功的两代技术,而5G处境和3G有些类似。正如过去2G+3G的组网模式,未来5G完全可以采用类似的组网模式。 由于5G不太可能形成一张普遍覆盖的通信网络,就必须采用4G来完成广域覆盖。事实上,3GPP就搞出了“4G基站为主+5G基站为辅”的组网方式,也就是用4G完成广域覆盖,5G基站建在大城市人流密集区域。这其实也是国外运营商选择的主流组网方式。 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幅减少5G基站高昂的建设成本,又能提升人口密集区域的网速。 5 理论创新突破至关重要 从1G到4G传输能力的提升,既有系统效率的提升因素,也有暴力堆砌的因素——依靠消耗频谱资源、用性能更强的芯片和高额投资建设基站实现。 暴力提升的层面,前文已经说明。 系统效率的层面,1G到2G提升较大,但3G的提升就小了很多很多。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