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家左晖入限制消费名单 盘点链家五百亿估值之路
区别于链家的直营体系,贝壳找房被定义为开放平台。贝壳找房的目标是在12个月内,扩展到12万家门店,经纪人数100万。相比之下,链家目前的规模就显得太小了:8000多家店,约16万经纪人,覆盖了大约28个城市和地区。“贝壳找房”为链家估值创造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但贝壳找房从主体上却又不是链家的,现在的贝壳找房的主体是:
而链家网的主体则是: 左晖作为实际控制人持有49.41%股权。 贝壳找房与链家只是具有同样的实际控制人而已,而贝壳找房是否会注入链家,何时注入链家则比较耐人寻味。或许该平台可能成为链家集团上市后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并购标的。但倾注整个链家的集团之力,投资者的金钱,去扶持一个新的平台,而这一个新的平台目前与链家无任何股权关系,是否有些掏空链家之嫌? 围绕贝壳找房,,链家展开了一大波人事调整,将核心人力资源转移过去,中底层级的调动也十分频繁。除了人员之外,公司在10年间累计投入4.5亿元,被认为是链家的核心竞争力的“楼盘字典”,也在一夜之间转嫁到了贝壳上。 贝壳找房与链家的股权究竟如何演绎,可能是投资人以及市场都最为关心的问题。 4 好坏参半的口碑一直伴随链家 无论是链家还是自如,甚至是现在的贝壳找房,口碑问题一直是链家挥不去的痛。 (1)2018年8月底,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一篇名为《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文章火遍朋友圈。该文火爆后,更有自如前员工对媒体爆料称,一般装修后5-7天便进行上线出租,随后自如便进行紧急处理,下架了九城的首次出租房源,称这些房源都处于空气检测中。 (2)长租公寓暴露出来的问题则更严重,使得迫于生计压力的年轻人们“被签”了贷款合同。 理一理长租公寓的逻辑则很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