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V对话:B站、淘宝入局,需求暴增的Vtuber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但是国内的主播可能通过语言就能够暴露很多信息,反而在表演的过程当中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对于本语言的羞耻感,不会像日本主播表达那么的自如和自然,但是现在其实随着这个内容被更多的用户接受,国内也在慢慢改变,现在国内我们现在已经签约了30-40个虚拟艺人。 Q:坚叔也推出了本土虚拟偶像,她在表演的时候也会有刚刚提到的羞耻感吗? 坚叔:是会有这么一点感觉。ACG的整个文化的来源是在日本,然后虚拟主播这更加是一个非常核心向的ACG文化的一种演变。比方说很多一些二次元角色说话的那种腔调方式放到可能就是国人这边去演绎,会略显得浮夸。所以这个是需要中之人逐步地去习惯的,因为它越羞耻,其实它就越不自然,这个的话也需要一些时间去慢慢做。但是我最近看了很多中国的虚拟主播,其实我觉得这块的自然感在慢慢提升了,也说明整个行业的竞争也慢慢开始进入状态。可能现在中国比日本在在二次元的虚拟主播上面确实是起点是有一定的落后的,但是他是在以一个稳步的增速成长,整个趋势还是相当好。 Q:现在做虚拟主播的都是偏这种宅系的,还是说也有真人主播转虚拟主播的? 亢亢:都有,我刚刚提到我们现在做三个社团。第一个结合日本合作的这样一个社团。他就是原创的,就是从零开始的这种虚拟主播。大部分可能都是素人,没有直播经验或表演经验的人。第二就是说我们的 VR Star,他们其实大部分是基于我们B站已经活动很多年的UP主,可能是唱见、舞见。他们本身可能有虚拟形象,然后平时也很少露脸,他们通过一个虚拟形象去传达自己,会更加得自如。这种人可能就更适合转身成为虚拟艺人,或许虚拟主播去活动。 Q:两位怎么看日本的模式是不是真的能够复刻到国内来,直接以这样的模式来走,像NIJISANJI这种偏经纪人模式,一次性培养很多个,这样的模式是可行的吗? 亢亢:我们当时之所以选择了NIJISANJI做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是因为我们认为它的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很符合B站社区属性的。 因为他可能不是说像绊爱一样,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创作团队在给他供给内容。而是他每一个中之人或者说背后的中之人就是一个内容的生产者。他更多的是为virtual creator,就是虚拟创作者的概念,UP主的概念,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模式是很符合B站社区的方式的。因此我们试着想把这样的模式共同地拿到国内来落地,我们相信国内也会有很多这种具有自己的表演欲和独特的创造能力的人去做好这样的一个内容。 但是可能在我们的整个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是有很多的难点的。第一点就是说我们整个的人力资源的积累。日本的整个ACG行业积累的时间长,整个产业链非常的完善,包括它人才的积累也非常的完善。比如说不管以前niconico活跃的这些UP主,或者说声优,或者说就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其实他是很容易转型成为虚拟主播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