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融资6亿美金背后:商汤加速裂变

发布时间:2018-04-18 08:33:21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4月9日,商汤科技SenseTime完成6亿美元C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苏宁等投资机构和战略伙伴跟投。新一轮投资方将为商汤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及更强的海外布局能力,加速AI技术落地和生态构建。在强敌环伺的人工智能领

商汤的两笔投入,起初是极为冒险的行为,曾一度让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但随着商业化的深入,优势也凸显出来。比如先于别人看到人工智能在某个行业突破工业红线的时间点,先于他人投入资源与某个行业头部公司合作搞产业落地;先于他人做出开源系统如谷歌Tensorflow当时无法支持的功能。

徐立举了一个例子,智能手机上有处创新功能“双摄像头实时拍照虚化”,商汤是国内唯一利用端到端深度学习技术提供技术的企业。因为该技术牵涉到一些新设计的网络,是现有开源框架并不支持的。

“我们进入很多领域时,开始好像有竞争,但是随着需求深化,技术要求提高,做着做着就变成了蓝海。”徐立说。

除了技术的独特性,技术落地,尤其是规模商业化,是所有AI公司面临的最大考验。

联合创始人杨帆分析说:商汤的策略是“1+1+X”,同时进行多元化布局,而非只赌注某个细分领域。这不仅有利于算法的全面迭代,还便于卡位竞争。毕竟目前安防、金融、移动互联网、手机、零售、自动驾驶都是竞争焦点,旷视、云从、依图虽各有业务侧重,但上述条线是商业落地的理想场景。

进入垂直领域,商汤的打法是先找头部公司,摸索AI技术落地,从项目到产品;然后再垂直打通某个行业生态,做平台化。“以安防领域为例,当我们把前端摄像头、后端云平台甚至芯片整个链条都打通,那就能做到最大的行业技术平台。”

当积累多个行业后,行业间的交叉反应就显现了,也有了做一个大平台的可能性。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在2014年投资商汤时,AI行业还是冷门。

AI财经社问徐立,是否担心这种战略会成为行业公敌?“金庸迷”徐立谈起了武林:江湖上有很多门派重在练招式,你练刀、他练棍,互相不兼容。突然之间,有一个叫九阳神功的内功心法,专注于内功修炼后,刀、枪、棍、棒各种招式都能增强。

“商汤就是把九阳神功做成底层技术,重新定义刀、棍的练法,提供给行业,然后耍刀的继续练刀,耍棍的继续练棍,但都有更多进步。”徐立解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强壁垒,同时为行业提供了武功,而非树敌。商汤定位是赋能百业。

这种定位,好比汽车界的博世和芯片界的英特尔和高通。

但九阳神功没那么好练。有段时间,在知乎上,有前员工评价商汤研究人员太多了,不是做商业公司的节奏,技术到产品的转化不够及时。

创业初期商汤经历过各种困难,后来在牛奎光牵线下,商汤获得浦发硅谷银行的一笔数千万元的贷款;任泉旗下StarVC“雪中送炭”地投了A+轮。靠这两笔救急钱,商汤筹建工程化部队,打市场。

直到2016年底,人工智能概念持续升温,市场涌现大量人工智能技术需求,商汤技术落地才在多个行业爆发。

落地之难

在规模商业化面前,技术优势并非一把万能钥匙。在人工智能新领域中,初创企业在商业化早期都走过弯路。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