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慢性病与信息大会】清华大学苏婧:健康行为指数研究及前瞻
产品化向着服务化转变,我们今天怎么能够用服务代替产品的延伸?产品本身一定是不断消耗的、耗能的,而服务是会进行赋能的或者赋权的来使得他在持续的服务当中形成互动、形成关系产生价值,而这是产品本身不能解决的。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没有黏性,而服务会带来更多的黏性和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经验化向数据化转变,不再是拍脑门子,基于工业4.0的理解,2016年清华大学和中国健康促进协会和媒体、企业单位共同发起了《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发展研报》,当时可以看到行业仍然是处于良莠不齐,同时这个行业非常明显的受到政策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打算开启健康大数据的X计划,这个X计划是我们如何能够找到一些合作的伙伴,让他们把他们的数据或者他们的样本给到研究的人员,让研究的人员可以通过一些实证的研究来去看,是不是他们这样的一个模式是符合我们所谓的工业4.0和健康产业4.0核心理念的,是不是可以推而广之,我们叫做健康大数据X计划项目。这里面所谓的X是我自己给它定义的,它代表了一套理论方法,我们今天如何理解大数据,这些新的技术在健康领域如何来应用。我们要建立一系列的指标体系,这里面大家可能知道的是医患友好度,这是健康报和卫计委他们的项目, 指标体系是我这里设计的,是不是还可以设计健康促进的指标体系、慢病管理的指标体系,这些所有的指标体系由于今天数据的可及,可以更好的来利用各种信息化的手段来更好的进行数据的建模。N个实现路径,什么东西是成功的?什么东西是失败?最后通过这个找到了妙健康找到了我们的合作伙伴。 今天简单地把我们课题的成果跟大家汇报一下,其实就是很典型的项目。这个项目的背景是刚才已经讲过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天国家大力的推进健康的生活方式,WHO一直以来把生活方式作为健康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你的遗传只占十个分数,而医疗保健其实只占8个分数,环境大家越来越重视,前不久清华的专家团队们,跟柳叶刀合作领衔的专家是理学院的院长,我们有一篇专刊在柳叶刀登出来了,柳叶刀的总编到了清华开了新闻发布会,就这样的研究报告。 我们要把交通甚至城管的、城市规划等各方面诸多因素都要考虑到这其中,最后我们的把健康还给人,这里面看到大量的公共健康的研究表明环境的要素对人健康的影响跟保健是同等分数的。如何处理和环境之间的问题,经常说的你的心理、你的精神状态,这是经常被忽视的,我们看到我们的着力,那么多年来着力其实都放在了医疗上面来,现在开始关注环境,当然遗传可以用现在华大基因的手段去解决,可是其中占了分数最多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其实大家只是模糊的知道这个概念。我们很多的研究都告诉你,这样的一些生活的方式,吸烟、睡眠不足、静坐少动、不良饮食、压力过大、酗酒都是导致你健康危害的主因,可是在座的每个人当你听到,好,有癌症这件事情太吓人了,你可能会感到一种焦虑感,但是我说你每天现在像这样的一种工作压力状态,睡眠严重不足,压力严重过大,你可能笑笑而已,吐槽两句而已,这其实对你健康最大的不良影响。但是这种不良的影响,《健康中国2030》里面有一句话自主自律,卫计委说不合适,苏老师站在这里说非常合适的,你自己健康自己来管理,最多管你8%加上环境的要素,那是跨部门的整合,要有规划、要有交通、要有城管各种城市健康你才健康,最多管了15%,剩下的是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生活健康方式。说来好听,做起来难,怎么能让你自主自律呢?我爸爸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素质够高的了吧,我在他身上说了十年也没有自主自律了。我们曾经说的口号,排浪式的给到你这些信息,这些方案不予执行,必须管住嘴迈开腿,甚至很多朋友一说管住嘴迈开腿,运动过量导致膝关节损伤。还有行为记录难,我爸爸曾经尝试戒烟,自己戒了一两天之后没有后续的影响,没有后续给他的社会支撑,他没有记录或者感觉不到他行为改变的这样一种变化,最后他就是再次回到他吸烟的这样的状态。所以我们看到行为改变是非常难的一个学科,现在无数的心理学、行为学的研究还在这个里面,泥沼里面出不来,因为人的行为改变是长期且复杂的,这里面只是举了简单的理论,接近行为理论。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