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查询引擎Impala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Impala是Cloudera公司主导开发的新型查询系统,它提供SQL语义,能查询存储在Hadoop的HDFS和HBase中的PB级大数据。已有的Hive系统虽然也提供了SQL语义,但由于Hive底层执行使用的是MapReduce引擎,仍然是一个批处理过程,难以满足查询的交互性。相比之下,Impala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卖点就是它的快速。在介绍Impala之前需要先介绍Google的Dremel系统,因为Impala最开始是参照 Dremel系统进行设计的。 Dremel是Google的交互式数据分析系统,它构建于Google的GFS(Google File System)等系统之上,支撑了Google的数据分析服务BigQuery等诸多服务。Dremel的技术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了嵌套型数据的列存储;二是使用了多层查询树,使得任务可以在数千个节点上并行执行和聚合结果。列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并不陌生,它可以减少查询时处理的数据量,有效提升查询效率。Dremel的列存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针对的并不是传统的关系数据,而是嵌套结构的数据。Dremel可以将一条条的嵌套结构的记录转换成列存储形式,查询时根据查询条件读取需要的列,然后进行条件过滤,输出时再将列组装成嵌套结构的记录输出,记录的正向和反向转换都通过高效的状态机实现。另外,Dremel的多层查询树则借鉴了分布式搜索引擎的设计,查询树的根节点负责接收查询,并将查询分发到下一层节点,底层节点负责具体的数据读取和查询执行,然后将结果返回上层节点。 Impala是Cloudera在受到Google的Dremel启发下开发的实时交互SQL大数据查询工具,Impala没有再使用缓慢的Hive+MapReduce批处理,而是通过使用与商用并行关系数据库中类似的分布式查询引擎(由Query Planner、Query Coordinator和Query Exec Engine三部分组成),可以直接从HDFS或HBase中用SELECT、JOIN和统计函数查询数据,从而大大降低了延迟。Impala其实就是Hadoop的Dremel,Impala使用的列存储格式是Parquet。Parquet实现了Dremel中的列存储,未来还将支持 Hive并添加字典编码、游程编码等功能。Impala的系统架构如图所示。Impala使用了Hive的SQL接口(包括SELECT、 INSERT、Join等操作),但目前只实现了Hive的SQL语义的子集(例如尚未对UDF提供支持),表的元数据信息存储在Hive的 Metastore中。StateStore是Impala的一个子服务,用来监控集群中各个节点的健康状况,提供节点注册、错误检测等功能。 Impala在每个节点运行了一个后台服务Impalad,Impalad用来响应外部请求,并完成实际的查询处理。Impalad主要包含Query Planner、Query Coordinator和Query Exec Engine三个模块。QueryPalnner接收来自SQL APP和ODBC的查询,然后将查询转换为许多子查询,Query Coordinator将这些子查询分发到各个节点上,由各个节点上的Query Exec Engine负责子查询的执行,最后返回子查询的结果,这些中间结果经过聚集之后最终返回给用户。 Impala主要由Impalad, State Store和CLI组成。 Impalad 与DataNode运行在同一节点上,由Impalad进程表示,它接收客户端的查询请求(接收查询请求的Impalad为Coordinator,Coordinator通过JNI调用java前端解释SQL查询语句,生成查询计划树,再通过调度器把执行计划分发给具有相应数据的其它Impalad进行执行),读写数据,并行执行查询,并把结果通过网络流式的传送回给Coordinator,由Coordinator返回给客户端。同时Impalad也与State Store保持连接,用于确定哪个Impalad是健康和可以接受新的工作。在Impalad中启动三个ThriftServer: beeswax_server(连接客户端),hs2_server(借用Hive元数据), be_server(Impalad内部使用)和一个ImpalaServer服务。每个impalad实例会接收、规划并调节来自ODBC或Impala Shell等客户端的查询。每个impalad实例会充当一个Worker,处理由其它impalad实例分发出来的查询片段(query fragments)。客户端可以随便连接到任意一个impalad实例,被连接的impalad实例将充当本次查询的协调者(Ordinator),将查询分发给集群内的其它impalad实例进行并行计算。当所有计算完毕时,其它各个impalad实例将会把各自的计算结果发送给充当 Ordinator的impalad实例,由这个Ordinator实例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每个impalad进程可以处理多个并发请求。 Impala State Store 跟踪集群中的Impalad的健康状态及位置信息,由statestored进程表示,它通过创建多个线程来处理Impalad的注册订阅和与各Impalad保持心跳连接,各Impalad都会缓存一份State Store中的信息,当State Store离线后(Impalad发现State Store处于离线时,会进入recovery模式,反复注册,当State Store重新加入集群后,自动恢复正常,更新缓存数据)因为Impalad有State Store的缓存仍然可以工作,但会因为有些Impalad失效了,而已缓存数据无法更新,导致把执行计划分配给了失效的Impalad,导致查询失败。
CLI(Impala shell) 提供给用户查询使用的命令行工具(Impala Shell使用python实现),同时Impala还提供了Hue,JDBC, ODBC使用接口。该客户端工具提供一个交互接口,供使用者发起数据查询或管理任务,比如连接到impalad。这些查询请求会传给ODBC这个标准查询接口。说白了,就是一个命令行客户端。 与Hive的关系 Impala与Hive都是构建在Hadoop之上的数据查询工具各有不同的侧重适应面,但从客户端使用来看Impala与Hive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如数据表元数据、ODBC/JDBC驱动、SQL语法、灵活的文件格式、存储资源池等。Impala与Hive在Hadoop中的关系下图所示。Hive适合于长时间的批处理查询分析,而Impala适合于实时交互式SQL查询,Impala给数据分析人员提供了快速实验、验证想法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先使用hive进行数据转换处理,之后使用Impala在Hive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集上进行快速的数据分析。 SQL支持度: 支持SQL92中的大部分select语句, 以及SQL2003标准中的分析函数。 不支持DELETE和UPDATE, 但是支持批量装载数据(insert into select,LOAD DATA) 和批量删除数据(drop partition)。除此之外, 用户也可直接操作HDFS文件实现数据装载和清理。 查询执行 impalad分为frontend和backend两个层次, frondend用java实现(通过JNI嵌入impalad), 负责查询计划生成, 而backend用C++实现, 负责查询执行。 frontend生成查询计划分为两个阶段:(1)生成单机查询计划,单机执行计划与关系数据库执行计划相同,所用查询优化方法也类似。(2)生成分布式查询计划。 根据单机执行计划, 生成真正可执行的分布式执行计划,降低数据移动, 尽量把数据和计算放在一起。 上图是SQL查询例子, 该SQL的目标是在三表join的基础上算聚集, 并按照聚集列排序取topN。 impala的查询优化器支持代价模型: 利用表和分区的cardinality,每列的distinct值个数等统计数据, impala可估算执行计划代价, 并生成较优的执行计划。 上图左边是frontend查询优化器生成的单机查询计划, 与传统关系数据库不同, 单机查询计划不能直接执行, 必须转换成如图右半部分所示的分布式查询计划。 该分布式查询计划共分成6个segment(图中彩色无边框圆角矩形), 每个segment是可以被单台服务器独立执行的计划子树。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