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形象变迁:从阳刚的“共和国长子”到春晚上的乡土气
发布时间:2017-02-07 06:46:46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公号“中国城市中心” 导语: 每一年春晚上语言类节目,都是东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东北的形象变迁:从阳刚的“共和国长子”到春晚上的乡土气 来源:公号“中国城市中心” 导语: 每一年春晚上语言类节目,都是东北艺人大展身手的地方,把东北人乡土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成为经典春晚式引人发笑的机制。
当然,上面所说的这些也都是过去时了。今天已经是“后赵本山时代”了。当年张猛在没条件拍电影的时候,还可以做本山传媒的副总裁,给赵本山写春晚小品的剧本,对于很多没有更大抱负的年轻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成功”。做本山传媒的员工,曾经意味着借助东北本地文化工业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在2014年之后,这种可能性也变得很微渺了,不只是赵本山个人境遇的问题,他的个人境遇不过是东北民营资本衰落的一个象征,人才跟着资本走,东北年轻的文化生产人才已经难以在本地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可以吸纳他的文化工业,而不能不流向关内的文化中心。2015年两个非常流行的喜剧电影都和这个语境有关,一个是大鹏导演的《煎饼侠》,一个是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它们都可以说是后赵本山时代的东北喜剧。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