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王兴、张一鸣们「超速成长」的源代码?
在去年 4 月末,曾徳钧老师在即将发布猫王新品之前,跟我一起前往德国斯图加特的奔驰汽车博物馆参观,他立即被几十年前汽车设计的外观、颜色、细节所震撼。他后来告诉我,这个思维火花,让他回国后推翻了原来的设计和产品方案,推出了锌铝合金压铸工艺的合金板小王子,而为之赋予的「On The Road」主题,在国内又一次获得了巨大成功。 没有课程能解决,但学习机制可以从很多年前中国各种商学院的出现开始,自我提升就已经在被企业家越来越重视。但我与很多顶级商学院毕业的企业家交流后发现,他们都认为商学院的模式随着科技和互联网推动的时代发展,也开始有了其局限性。 首先很多课程是总结性的思考,案例注定是过去的。在科技领域这样高速新陈代谢的行业,很多时候,一个案例讲个一两年就过时了,最值得学习关注的新案例,要被识别和总结出来,又往往跟不上产业的节奏。 早年间商学院基本上汇聚了中国当时最优秀的企业家,依托商学院的商业思想架构体系,以及对有价值的商业现象的总结。以此促成大家共同学习,并建立彼此间的友谊,这的确是很好的学习机制。 但是今天,随着科技与互联网催生的商业创新提速,传统商学院无论是课程上还是传统的「共同学习机制」上,已经很难为新生代的企业家提供足够的自我成长「加速度」,这让这些企业家感到吃不饱,推力不足。 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这个时代商业新秀们的成长速度,已经与过去「20 年成熟一代企业家」有了天壤之别。现在一个企业家需要在 3-5 年内成熟起来,他们的认知提升,不可能只来自中心化的课程和商学院的知识分发体系,以及和「向历史要规律」的思维模版。 他们需要去中心化地获得更多知识去刷新认知;需要与更多优秀的企业家用更有效率的机制来交流和相互提升;当然也需要在获取历史经验之外,花更多时间建立「向未来看可能性」的思维模版。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这些原本存在的提升模式和进程之外,尝试给那些需要更快自我提速的新生代企业家们,加个「外挂」,助推他们更快地进步和成长。 因此我和前面提到的王小川、傅盛、李志飞和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共同发起了这个组织——「前沿社」:希望通过极客公园在全球科技领域 7 年的专业积累和资源,建立一个依托于社群的创新学习机制。前沿社希望让最优秀的人一起,通过高效率的学习和交流机制,去中心化地持续刷新认知,获得自我提升更高的「加速度」。 当然,在这些最强大脑们碰撞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充满高价值的内容和知识,前沿社也会把这真实而独家的智慧与思考,在经他们允许后,以合适的方式输出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也受益其中。 所以,如果你也觉得「刷新认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希望如同那些商业新秀一样,寻求更高的自我提升加速度,请访问我们的官网 f.geekpark.net 了解下你可以如何参与其中。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