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从陆奇归国谈起,是印度人“拉帮结派”还是我们传帮带太少?

发布时间:2017-05-03 01:22:52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站长之家用户
导读:副标题#e# 今年一月,陆奇从微软辞职加盟百度一事曾在国内外掀起过不小的波澜。 这位素有“硅谷最有权势华人”之称的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离职后,不少媒体将这件事解读为华人在美国科技圈内遭遇“血洗”。与之相对的,是以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

Elizabeth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作为公司的资深副总裁,她并不会只关注自己的工作内容,而是积极主动地站在她的老板CEO以及再上层董事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使得她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拥有了比同级人更多的战略思维。

“当你站在老板的老板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你就会考虑得更全面,别人也会觉得你思考、做事更像上一级的人,这将大大增加你升职的可能性。”Elizabeth指出。

而就像杜莘所说,主动性是一种整体风格。除了在工作中展现主动性外,在非工作领域你也可以继续延续这种风格。有时,这将为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

Elizabeth在刚加入IBM时,曾经主动帮助一位分身乏术的高层领导在公司内筹建一个帮助华人的组织。在整个筹备的过程中,她的积极主动给这位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之后,她突然接到电话,问她是否愿意考虑内部的一个经理岗位。她事后才知道,原来是这位高层领导在背后推荐了她。

“主动地去承担一些分外之事,也许当时没有任何回报,但之后人家可能就在讨论某一机会的时候把你的名字提了出来。”Richard说道。

● 内举不避亲,“传帮带”并非拉帮结派

从陆奇归国谈起,是印度人“拉帮结派”还是我们传帮带太少?

一个人在职场的成功除了与个人的努力有关,还与他能获得多少支持和提携密不可分。

Richard为此分享了一个让他受益终身的小故事。

在Google的一次团队建设中,参与者被要求在原始森林里爬上一架巨大天梯的顶端。每组两人同时出发,前四对的人最多只爬到第四层就因力竭只能打道回府。而当第五对人也陷入了和前几队一样的境况,即将铩羽而归时,他们中的一位突然停下,小心地挪到同伴的一侧,轻轻地将他向上一托。就是这一托使得他的同伴成功地爬到了下一层,而当他上去后,又伸手将这个人也拉了上去。他们就凭借这种模式,一路爬到了顶端。

在Richard看来,印度人在高科技职场上的快速壮大,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

《印度经济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就曾经指出,“当第一代硅谷的印度移民成功打碎职业上的玻璃天花板后,他们还决定要从此互相扶持着前进。他们意识到后来者将面临同样的困境,要想突围,只有抱团。”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下,印度裔的高管总是尽力帮助、提携自己的印度老乡。

许多华人工程师对印度人这种“互相抱团、给自己人放水”的行为颇有微词。而事实上,硅谷高管们的一个普遍共识是同一族裔源自相同的文化有着更低的信任成本,在公平的前提下,选择和自己背景更相似、合作更默契的老乡无可厚非。硅谷著名数据科学专家李玥提到:“职场里建立信任是非常核心的问题,无论是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业务伙伴之间。印度人这方面一般来讲比我们做的更好,自己族群里一般都很抱团,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和各种族群也都能达成良好的互动。”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