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奇归国谈起,是印度人“拉帮结派”还是我们传帮带太少?
其实,硅谷的很多华人高管都已经在身体力行地帮助身边的华人。比如,魏小亮在公司内部支持华人工程经理组织系列活动,帮助华人工程师们更好地获得职业发展;Elizabeth和Charles则一直活跃在各类职业分享活动中,用自己的经验为后人铺路;清华企业家协会 (TEEC) 组织的领航计划也已成功举办了两期,探索华人在美国职场系统化“传帮带”的有效模式。 “帮助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帮助他人的习惯,不仅能让他人获得帮助,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受益。帮人一百次,就算只有一人回报,结果就可能会让人很惊喜。其实不是要专门帮助中国人,只是我们圈子里天然地有更多人来自中国。而更多的华人团结起来,互帮互助,也会让我们能够共同走向更大的舞台。”Richard对记者说道。 ● 进入职场快车道,还得认清你的“马”和“路” 个人努力和互帮互助对职业发展的影响自是不必讳言,不过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甚至更重要。这就像中国人做事时一直讲究的“天时、地利、人合”,在职业发展上也有一个类似的“骑马理论”。 Google总监金琪谈到,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就如同骑马,脚下的路就好比你选择的公司,骑的马就像你所在的团队,而骑马的人就是你个人。骑马者的速度实际是由路的平坦度、马的优劣、和个人马术的好坏三者共同决定的。 那些进入职场快车道的人,马术或许有高下,但更重要的很可能是因为较早选择了一匹良驹和一条更平坦的路。 公司快速发展时,即便是较平庸的人也会跟着一起发展。而当公司进入了饱和期后,就是再牛的人也得去排队等坑。 另外,团队的水平及默契度也影响着这匹马最终能跑多快。如果大家相处困难,就要考虑你所在的是不是正确的团队,以及是否需要在必要时换一匹马。 那么,究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和团队呢? 金琪表示,上市前的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这些公司基本都处于快速发展的行业,上市后在财务方面还会有所增长,员工获得的回报也会相应较多;其次,上市之后,很多赚够了钱的员工会离开公司,这就留下了一些空位和发展的机会;再次,创业时期的公司氛围往往都积极向上、一致对外,较少出现成熟大公司里面的政治斗争;最后,上市之后,公司会变得更有名气,对员工之后的求职也比较有利。 邵旭辉指出,华人工程师沟通能力一般,在看重沟通协作的大公司未必能显露出优势,但其拥有的强大技术专长和实际动手能力却正是高速发展公司非常看重的。因此,与其拿自己的短处去大公司硬拼,不如另辟蹊径,在自己更被看重的中小公司里发挥特长,加速发展。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