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如何成为硅谷的“好莱坞”?
亚马逊流媒体视频平台Prime Instantvideo作为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的一部分,充分借力亚马逊的生态优势。内容方面,亚马逊的原创电影工作由著名电影制作人泰德·霍普领导。大家熟知的《饮食男女》、《卧虎藏龙》等都是他的作品。亚马逊还签约了传奇导演伍迪·艾伦来编写和制作他的第一部电视剧。亚马逊自制剧《透明人生》还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剧集奖。当然,除了Prime Instantvideo,平台方面,亚马逊还有 39 美元的Fire TV流媒体机顶盒。 不过,在电视剧方面Netflix确实略胜一筹,《纸牌屋》收视率远超亚马逊的《阿尔法屋》就是一个铁例。 按理说,两家公司都是精通数据的公司,这两部剧的创作者也都使用了大数据。但收视结果说明了大数据并不是万能药,如何运用才是关键。 德国数据科学家Sebastian Wernick如是分析两家公司在数据运用上的区别:Netflix认为数据和节目是两个分开的概念,而亚马逊则在整个电视节目中都使用数据。 事实上,当亚马逊举办了一场试播节目比赛。他们选取了 8 个剧情想法,并安排小段试播免费提供给数百万观众,然后收集观众数据。有多少人看?看了多久?哪部分跳过了?这些数据点融合在一起,最终为亚马逊得出结论:四位共和党参议员的情景喜剧。这也就是《阿尔法屋》的情况。 而Netflix的数据运用完全不同。数据搜集方面,用户只要登录Netflix,其每一次点击、播放、暂停甚至看了几分钟就关闭视频,都会被作为数据进入后台分析。通过数据分析,Netflix发现喜欢观看 1990 版《纸牌屋》的影迷们同时喜欢看导演David Fincher的作品,另外,他们会经常观看奥斯卡影帝Kevin Spacey的作品。因此新版《纸牌屋》邀请了David Fincher(制作人)和Kevin Spacey(男主演)加盟这部作品的翻拍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影迷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 Sebastian Wernick指出,Netflix的过程有两个步骤:将数据分离以便进行分析;将数据重新组合从而进行充分利用。“亚马逊制作的节目并没有获得巨大成功,这是因为他们在整个过程中都使用了数据,而Netflix只是分析了用户喜欢什么,然后借此想出了一个概念,并且他们相信根据这个概念制作的电视节目必将热播。”他说。 而事实上,数据不止于创作。Netflix使用推荐算法来识别具有相似品味的观众,并对这一群体做出相关内容的精准推荐。 但Netflix在亚马逊面前还有一个致命弱点:AWS(Amazon Web Service)——Netflix的底层架构就在亚马逊的这个产品上面。Netflix将自己在AWS里的软件架构起名为“兰博”,这是《第一滴血》里男主角的名字,他总是单打独斗,但所向披靡。 古巴都有了,中国还会远吗? 在美国国内市场出现增长放缓的时候,Netflix和许多美国科技公司一样,把目光放到了海外。 Netflix本土会员数量在 2011 年后增速下降 从拉美到欧洲,之后,Netflix又迅速进入了亚洲市场。 2015 年 9 月,Netflix登陆日本。当时里德喊出了一个布局全球的大口号: 2016 年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用上Netflix。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