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失重:市值连跌 接近上市后最低点
焦虑之下,傅盛看到了海外移动工具市场的机会。凭借猎豹清理大师(cleanmaster)、猎豹安全大师(Security Master)等一系列移动端工具型产品,构建了一个移动端工具产品矩阵,并形成了猎豹在移动端的新三级火箭模型:“围绕工具软件为业务核心,以猎豹清理大师为用户入口,为用户推荐猎豹其他的安全软件、浏览器等产品,并借助广告获取收入和利润。” 这一剑走偏锋,让猎豹于2014年5月8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傅盛带领猎豹从一家内忧外患的传统软件企业,成长为一家互联网明星上市公司,并在随后两年,连续实现收入100%的增长。 新的变化依然在发生。一方面,安卓系统在不断收缩权限,另一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厂商集中度越来越高,三星、华为、小米与OV等智能手机企业也都分别推出自己的移动端工具应用,营造自己可控的流量生态闭环。手机杀毒行业完全消失,系统工具行业也萎靡不振,猎豹需要在工具应用之外寻找到可以让用户停留时间更长的新业务。 从2015年开始,猎豹先后投资了短视频团队Musical.ly,在美国市场启动直播产品LiveMe,收购法国新闻内容推荐应用News Republic;同时,猎豹发行“滚动的天空”“钢琴块2”和“跳舞的线”等轻游戏,相继在信息流、直播、短视频与轻游戏等四个领域完成布局。 但猎豹的产品基因决定了内容运营并不是他们的强项。猎豹的选择是和今日头条达成战略合作:Live.me接受了今日头条5000万美元投资;并向今日头条以8660万美元出售新闻聚合平台News Republic和音乐短视频社区Musical.ly。 在海外工具市场红利消失、内容布局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猎豹在2016年9月投资成立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同时,傅盛宣布,猎豹将All in人工智能,“猎豹的新使命就是成为一家有伟大技术理想的人工智能公司。” 在傅盛新的战略里,AI+工具是猎豹在多年技术和产品积累下,下一个有可能突破的点。 2017年是猎豹转型的第一阶段。通过建立行业唯一全链条AI技术,包括芯片+算法(脑)、全感知视觉识别(眼)、语音合成技术(口)、麦克风阵列(耳)、七轴机械臂(手)和室内导航平台(腿),完成技术闭环。
2018年,猎豹发布了多款产品:智能服务机器人豹小秘、智能零售机器人豹小贩、豹豹龙家教机器人、小豹AI音箱和基于猎户机械臂平台的豹咖啡、基于社交场景的小豹翻译棒,涉及多个场景;同时,猎豹旗下的产品也转型为以人工智能为引擎。 去年年底,在豹小秘完成量产后,基于自研全链条AI技术打造的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开始商业化落地——通过为B端客户提供服务机器人产品,通过B端的服务触达C端消费者。
不过,财报显示,猎豹的全球移动月度活跃用户数持续下降,人工智能产业仍在布局当中,已发布的产品市场接受度也不乐观。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