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垃圾造富:昔日卖废钢成首富 如今互联网创业迎春天

发布时间:2019-08-09 20:57:23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新京报 举报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垃圾造富:昔日倒卖废钢成首富 如今互联网创业迎春天)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车轮加速时期,倒卖废旧钢铁成为一种积累财富的手段,拾荒者们带来了最早的致富故事。而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后,年轻的创业者们给这个行业

杜茂洲将自己归类为在北京实现了梦想的那类人,他记得自己初到北京的印象是“在北京有识之士都能大展宏图”。“北京是我的第二创业故乡,在这里改变了命运,改变了人生。”杜茂洲重复了自己多年前在央视节目中的说法。

互联网基因接入:有前微软工程师,也有“废二代”

在垃圾处理产业链上的大富豪和小人物们因政策变化而犹疑之际,一批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嗅到了新的商机。

时光倒流回12年前,奥北环保创始人汪剑超还在北京的微软公司上班。汪剑超向记者回忆,触动他投身垃圾处理的契机,是一位叫王久良的摄影师制作的摄影作品——摄影师用三年寻找并实地探访了北京周边的400余座垃圾场,拍摄并将位置标注于地图上,最后形成了《垃圾围城》的作品。

后来借成都政府对垃圾分类政策环境利好的东风,汪剑超离开微软去了成都,担任绿色地球的执行总裁,后者是当时国内首家提供垃圾管理全生态服务的企业。

这是汪剑超的第一次创业。2017年3月,汪剑超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还是环保产业,这次是做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奥北环保。经过对绿色地球模式的反思,奥北环保放弃了上门回收和在小区设置回收箱的做法,而选择了一种更轻的模式——与回收点合作,居民自主购买回收袋,装满后放到回收点。

商业模式轻重之外,汪剑超从绿色地球到奥北环保改变的,还有他对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思考。政府购买服务在绿色地球收入占比一度达到50%以上,汪剑超想过这样的模式是否可持续。

于是汪剑超做出了他自认为是创业以来最艰难的决定:不拿政府投资,自己“单干”。另一方面,两次创业均专注于天然公益性较强的垃圾分类,新生的奥北环保难免被贴上“社会企业”的标签,但汪剑超早在第二次创业之初即表示过:“我们认为自己就是商业企业,要努力提高赚钱的能力。”

投资很快而来。2017年年末,奥北环保获得峰瑞资本的种子轮融资。2019年1月,奥北环保获得来自京东和峰瑞资本的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峰瑞资本副总裁马睿告诉新京报记者,投资奥北环保不是为了赶风口,而是基于对长期价值的判断。

与奥北环保一样,徐源鸿的公司爱分类同样挂牌于2017年。与汪剑超不同的是,徐源鸿的爱分类继承自父亲,他笑称自己是“废二代”。

上世纪80年代末,徐源鸿的父亲自河南赴北京打拼,换过多种工作后选择了收废品,收益是最直接的考量,“我父亲发现当他的出行工具还是摩托车的时候,在北京捡废品的同乡已经开起了小面包车”。

徐父收废品的收入为一家人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亦足以供徐源鸿读书。后来随着城市外迁,徐父的生意从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的废品回收市场覆盖至整个昌平区,并获得了在这一领域的全牌照资质。

2014年前后,徐父工作近二十年的东小口镇废品回收市场大部分拆迁完毕。已经硕士毕业、在投资公司工作的徐源鸿意外选择了接父亲的班,成了他自称的“废二代”。

“我在这里面发现了更多的社会价值,垃圾分类回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得益于徐源鸿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背景,爱分类作为一家脱胎于传统垃圾分类回收企业的互联网公司,正在用更加互联网的方式做垃圾分类。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