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广告困境:代理商无奈,广告主逃离
用户质量差也是另一个困扰广告主的问题。一位前百度员工告诉界面新闻,直到2017年,百度才开始力推百度App,主要在四五线城市投放预装,用的是山寨机渠道和2345等小应用市场,这种渠道成本低起量快,但用户质量很差。 根据百度官方公布的数据,2017年6月,百度信息流日活用户突破1亿。2017年11月,百度App累计激活次数突破20亿。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过去,百度做的事可以简单总结为,广告主充钱,用户点击广告把钱消耗完,再让广告主继续充钱——至于用户和广告主是谁,他们为什么来,百度并不关心。这样造成的恶性循环是,广告主对效果不满意,用户对百度的虚假广告也有很大怨言。 此外,百度信息流广告转化率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长一段时间,百度App、百家号以及小程序等用户产品和搜索、商业产品是割裂的:百度副总裁沈抖负责用户产品,前百度副总裁吴海峰负搜索以及商业产品,信息流广告用搜索广告的逻辑做,对用户的画像也不精准,转化率低也就在所难免。 据《财经》援引知情人士称,今年3月,在李彦宏和马东敏都参加的月度会上,二人曾一起责问搜索公司销售主管,营收这么差,为什么不早说。 向海龙离职之后,沈抖统一了产品和销售体系,并开始改变信息流广告中的以关键字为核心的运营逻辑,转向刻画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但改变是否能产生效果,还需要时间观察。 无奈的代理商 刘述在最近两年的平台广告代理商招标会上发现,新的广告代理商对百度不感冒了,转而去竞争其竞品。很明显,做百度的代理商已经不像数年之前那么赚钱了。 百度的销售体系把客户分为KA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一次性充值金额超过百万的客户为KA客户,由代理商管理并进行具体的投放操作;中小客户由百度北京分公司负责,模式是电话销售,让客户自己在后台充钱进行投放,几千块钱起步。对于地方性的客户,百度大多和当地有资源的广告公司合作,由合作方代为售卖。 在这样的销售体系下,代理商掌握了教育、零售等重要领域的关键客户,因为代理商在相关领域有更深的资源积累,也承担着帮助平台拓展新客户的任务。 但看起来,这些代理商正在逃离百度。 “百度现在有32家代理公司,一大半都完成了资本化,他们可以用资本去做别的事了,像我们这样没有资本化的,也从去年开始慢慢转型了。”刘述表示,前几年开始,百度代理商的日子已经不太好过了,但大家还在为了上市或者出售硬撑着,毕竟资源好一些的代理商,一年流水也能达到几十亿。 “再不转型真的活不下去了。”刘述这样描述当前百度代理商的处境。 界面新闻查询其他几家已经挂牌的百度代理商财报发现,情况的确不容乐观。主要客户来自莆田系医院的山东开创集团2019年上半年营收3.97亿元,同比下降27.21%,净利润仅为365万,同比下降85.95%;微网通联2019年上半年营收2.14亿元,同比下降4.38%,亏损561万元,同比扩大29.86%。 在广告营收增长停滞的背景下,百度把一部分压力转嫁给代理商。从去年开始,代理的业绩就已经很难增长,但百度今年给刘述公司的任务还是提升了20%。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