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大数据解决之道
其次,在全警范围内注重大数据意识的养成,鼓励警务人员多以数据作为出发点,在工作当中更多地利用数据,这并不是形式主义,而是要通过这种行为模式来让警务人员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牢固建立大数据理念,将大数据打造成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制胜法宝。 最后,在警务工作中应增加数据采集、分析的专业能力大比拼,激励警务人员提升大数据研判的专业能力。 警务大数据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单一学科的能力,其实是多专业交叉的形成体。由于我国公安院校的建制等多方原因,当前在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解决专业大数据人才缺口,成为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大数据化的制约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警务部门可以通过特殊措施,引进或聘用具有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或是高素质技术人才,以满足警务部门的人才缺口。人才的引进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相关的工程师和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尽量引入熟悉公安业务,具备犯罪管理等相关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4.建立面向全警的大数据平台 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大数据技术是警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支撑。警务大平台要具有海量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平台的业务功能要具备动态监控、智能分析、预测警报等。数据平台不仅能为公安机关所使用,还要能为社会组织和普通公民所服务。 警务大数据平台的组织架构分为五层:第一层是数据源。数据源是公安工作数据的原始来源,来自于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各类业务管理系统数据; 第二层是数据集合平台。这一层会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筛选,通过多个环节的处理将有效数据资源传输存入数据资源库当中; 第三层是数据中心库。数据中心库会对大量数据源进行分类整合,建立结构合理的数据体系,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的作用,为数据的利用打下基础; 第四层是数据研判平台。这一层将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量化评估等处理,实现分级分类整理警务动态数据的目的,将各级警务单位关注的数据筛选出来,在警务活动与实时数据之间实现对接; 第五层是业务应用。用户的需求在这一层级会被实现,如监控预警、决策辅助、数据订阅等。 警务大数据平台为全警服务,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要对平台的工作程序进行不断优化。建立平台更多的关联数据,运用平台的连接能力,将不同种类的海量数据实现连接,以警务数据平台为中心,打造数据延伸,将数据平面建立成多维度的数据立方,更有利于挖掘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 建立关联数据之后,通过决策树技术处理相关问题,这一技术可以建立各种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数据建立模型,可以对当前的公共活动事件走向进行预测,为公安部门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