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社交,巨头们的新战场
对于微信上车,外界可能会认为腾讯是基于汽车场景再造一个生态体系。但事实上,此前车云菌与梧桐车联相关负责人沟通时,其表示,腾讯并不是想要在汽车上再造一个微信,而是基于目前手机微信已经形成的生态体系,将汽车端接入进来,这也就相当于在汽车上打造一个符合驾驶场景的电脑版微信。 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腾讯在车载社交领域的布局有着天然的优势。 前文有所言,在移动社交时代,基于强社交+强内容的核心竞争力,腾讯微信不管是用户数量,还是产品的生态体系,都已经遥遥领先。 因此,微信上车,则不需要为用户和内容生态体系所操心,其移动社交领域的用户,就是其车载社交场景上的天然用户群。同时,基于微信这一天然的超级账号体系,腾讯还可以在车上打通其海量的内容平台,基于微信账号,就可以实现一键登录。 相较来说,阿里由于在传统社交领域的失败,其在车载社交领域并不具备天然的优势。尽管如此,但其仍有与微信一战之力。 2015年,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各出资50%成立了斑马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阿里已经开发出完整的底层车载OS系统,并搭载在上汽集团旗下品牌车型中,尤其是上汽荣威,几乎可以被看作汽车领域智能汽车的典型代表。 因此,阿里能够通过车载OS对车内社交产品进行深度定制化。同时,由于和上汽集团的深度绑定,其汽车产品已经达到一个量级。在目前车企还各自为战的格局中,车机系统的搭载量在一定程度上则代表了用户数量。 今年8月,上汽与阿里就斑马网络的股份问题再次明确分权,阿里占绝对控股优势,两者可以说是已经分家。上汽旗下部分品牌也转用其他车联网系统。 但从斑马的角度来说,不管是目前已经存在的搭载斑马智能网联系统汽车的数量,还是之后走向更加开放的斑马所寻求到的合作伙伴,都会给其带来竞争优势。 此外,在产品功能上,对于车内真正的社交方式,业内还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人能够断言真正的车内社交应该是什么样的。因此,未来谁能够真正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功能,就像当初QQ群、微信的语音功能等,谁或许就能够赢得真正用户的青睐。 基于此,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车信除了基础社交功能外,还有车友圈功能,用户通过该功能可以和朋友组成车队,不仅可以实时查看对方车辆位置,还能够拉群聊天对话。如果这一功能真的能够实现,对于车信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先发竞争优势。 新玩家的入局 腾讯和阿里的社交之争,从传统PC到移动,再到车载,从激进创新到不断做减法,可见车载社交前景很好,但想要做好,却很难。无疑,车载社交市场是一片蓝海,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车企中的新造车势力由于具备互联网造车基因,可以说是目前车企中最能够接受智能化和网联的企业。威马汽车成为首个尝鲜的企业。 今年10月底,威马汽车向其用户推送了全车交互系统Living Engine 1.3.1版OTA升级,其搭载的其社交平台“威觅(WMeet)”成为最大亮点。 对于这款社交平台,威马汽车给其定位是一款为智能汽车量身打造的“原生”应用。功能上,“威觅”可以让威马用户率先体验“双手不离方向盘”,基于个人信息定制的伴随式“零压力”轻社交。 对于推出这样一款轻社交产品,威马汽车表示其不仅是为了满足广大用户车载社交刚需,更是为车内智能空间补上社交数据的关键拼图,进一步构建车主360度的数据画像,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应用层面上更好的OTA升级。 除了车企之外,车联网公司和其他供应商也是跃跃欲试。 如大众和出门问问合资成立的大众问问打造的“众趣”平台的任务是提供服务聚合,来应对消费者“定制出行”中的一系列服务连接。 因此,该平台一定是一个社交形式,其核心在于打造其中的连接关系,表面上看是服务、数据以及应用的打通,实际上连接的是用户本身。事实上,背靠大众的大众问问,在一定程度上则代表了大众在车联网领域的布局。 此外,在此前车云菌测试科大讯飞的飞鱼OS系统时,在其交互界面上看到了车友圈功能。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