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拜亚动力 CUSTOM ONE PRO和索尼黑科技怎么样
中频表现:CUSTOM ONE PRO的中频并不突出,反而是非常均衡的风格,它的声音相对松软,人声表现在搭配iPhone时略显生硬,更换06 MX时,风格会变化较大,中低频被收敛了很多,人声反而会薄了一点。此时不要担心[之前描述均为最小档位通气孔],可以开到2或3档,中低频的量感会有所补充,声音厚度也有所增强,而且调大通气孔会让声音更为松弛。 在中频的动态和厚度方面,CUSTOM ONE PRO领先Aurvana Live!2较多,但如果与压耳式的KEF M400相比,中频尤其人声的表现还是有些偏薄。但在交响乐或者中小编制的古典音乐中,CUSTOM ONE PRO的整体动态又得益于结构优势会表现的明显更好,声音更为宽松。从声音细节角度来说,这款耳机还是需要搭配比较好一些的音源才能表现出它的细腻,而在iPhone级别音源上,人声表现稍显偏硬,但仍然比压耳式的几款耳机声音明显更加舒展。对于流行音乐、人声为主的用户来说,CUSTOM ONE PRO的表现耐听,解析力较好,同时易于驱动[例如相比铁三角M50x要易于驱动很多]。声音层次、动态明显强于压耳式耳机。 低频表现:CUSTOM ONE PRO在通气孔最小档位时低频是非常收敛的,如果将它定位于一款偏流行的出街用的耳机,那么它的低频量感是远不如KEF M400、天龙MM400还包括森海塞尔大馒头的。通气孔可以逐级增加,每档位之间切换听感差别明显,但在1-2,2-3的变化相对3-4要小很多。通气孔的增大,让低频在不同频率段得到加强,4档位让低频在很低部分的声音得到提升,此时用手摸耳机外壳,播放低频强劲一些的音乐,可以感受到整个外壳在共振。这个最大低频档位也许只适合部分音乐。而在2-3档可根据不同音源本身的风格以及音乐风格和个人口味去选择。 通过改变气流实现的低频风格和量感的改变,与音源端EQ或者耳放上的电流或者增益带来的差别是完全不同的,耳机上通气孔改变气流带来的声音变化相对自然,导气孔更大,中低频部分开始变得更为松弛,中频细节相对也稍有提升,但动态相对稍有损失。而像4档上,会让中频稍显塌陷,当然低频追求的就是那个味道。这种低频的加强也与大多数压耳式耳机增强低频带来的声音风格不同,CUSTOM ONE PRO的低频比较松弛,力度和量感其实并不如天龙MM400,而森海塞尔大馒头虽然是包耳设计,但在低频部分的增益也有非常明显的挤压感。相比来说,CUSTOM ONE PRO的这种低频的调节或增益还是比较轻口味,自然、均衡,明显更为舒展的[4档过大也会松垮]。 总结 拜亚动力CUSTOM ONE PRO作为一款更加偏向流行化、与便携音源搭配定位的耳机,整体声音风格反而不像DT880等知名型号那样过分追求高频的密度和特别的雕琢感,应该是考虑到了如今智能手机播放音乐时偏硬的声音风格。高频有所收敛偏暗,整体声音松弛,舒展,易于驱动,动态不错。这要比拜亚动力品牌下很多带数字的贵得多知名型号,尤其是压耳式封闭式设计的型号表现好得多。与压耳式耳机的轻便小巧相比,CUSTOM ONE PRO虽然想在外观上努力,但想必仍然被看做是一款传统设计的耳机而已。全包耳和大尺寸并不见得不能出街或没有人喜欢,但外观的亮点以及时尚、精致的科技感就要少一些。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