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噱头"到"工具",餐饮机器人的进化史
与其他场景的移动机器人相比,餐饮机器人对减振性能的要求极高,比如固态的菜品不能破坏摆盘,液态的菜品要防止液体倾斜程度过大和溅洒。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普渡科技率先研发出了车规级的独立联动悬挂系统,能有效吸收地面不平带来的冲击,提高了对路况的自适应性和越障性能,增强了机器人整机运行时的平顺性。 2016年,自动驾驶赛道上涌入了越来越多的"跨界玩家";同在这一年,普渡科技也用"跨界"的方式,在餐饮机器人赛道上跑起了自动驾驶机器人。 05 "工具化"机器人商业落地,重新赢得行业信赖 2017年底,普渡科技第一款送餐机器人"欢乐送"问世,这款机器人完全打破了人们对送餐机器人的传统印象。 完全舍弃了人形,"欢乐送"更像一台移动的"货架",三层大尺寸托盘奠定了其"工具化"的定位。 普渡科技"欢乐送"送餐机器人 2018年,"欢乐送"开始进行商业化落地,京东X未来餐厅正是其落地的餐厅之一;2019年,海底捞、呷哺呷哺两大火锅界的"杠把子"开始大范围引入"欢乐送",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行业再一次关注起了餐饮机器人——这个曾经昙花一现的新兴产业。 而这一次,送餐机器人不再是"噱头",而是餐厅真正降本增效的工具。 在"欢乐送"的数据平台普渡云上,每一台运行的机器人数据都清晰可见。数据显示,一台"欢乐送"日均配送可超过300盘,客流高峰期可达400盘以上;而相比之下,一位服务员一天的配送量也就200盘左右。机器人的效率高于服务员,这在3年前还是不敢想象的事。 另一方面,尽管用了自动驾驶的技术做机器人,但不代表着机器人的价格会与汽车成本相当。普渡科技通过自研技术与算法,大大降低了机器人对传感器性能的依赖,减少了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从而做到机器人整体成本的可控。 底盘是移动机器人本体的核心,动力系统又是底盘的核心,传统的机器人动力系统由电机、减速器、轮子、各种连接件组成,系统复杂、维护麻烦、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昂。而普渡创新性地用自研的高精度轮毂电机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动力系统,将原本多达几十种零件的组件集成为一个零部件,提高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简化了安装方式、压缩了占用空间,并将成本压缩至原来的30%以下。 不仅如此,普渡还成功开发了驱控一体的控制系统,将原来彼此独立的电机驱动器和运动控制器经过一体化设计之后,通信的可靠性更好,控制模块也能充分利用驱动的信息来设计更高级的控制算法,成本也得到了大幅下降。 "送餐机器人的投资回报周期是十年前的二十分之一。"张涛表示。 当机器人的投资回报期降低至1年以内时,绝大多数餐厅拥有了使用机器人的可能性,而在海底捞、呷哺呷哺、西贝莜面村这些头部企业的推动下,2019年的餐饮机器人行业迎来了一次爆发。 06 2020年,餐饮机器人市场将格局初定 在去年12月普渡科技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普渡科技推出了两款全新的产品,送餐机器人"贝拉BellaBot"与回盘机器人"好啦HolaBot"。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