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要把两大韩国巨头拉下马!国产屏幕上位之路
从 OLED 设备供应商的分布看,韩国和日本企业占据了 70% 以上的市场。OLED 设备分为 17 个大类,而国内设备覆盖范围仅有 39%,虽然目前国内已有 6 代及以上 OLED 产线,但从 2016 年开始建设的项目国产化设备渗透率只有 2.5%。 ▲ OLED 主要生产设备厂商 在这 17 大类设备中,最为关键的设备就是蒸镀机。OLED 制备工艺的核心就在于一个 " 蒸 " 字,其实 OLED 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点都是通过蒸镀工艺附着到 LTPS 玻璃基板上的。蒸镀机其实就相当于屏幕制造领域的 " 光刻机 "。 所谓蒸镀,就是在真空环境中,通过电流加热、电子束轰击加热和激光加热等方法,使有机材料蒸发成原子或分子,并在基板表面凝结,从而形成一层薄膜,每块 OLED 面板都包含了许多这样的膜层。 而且蒸镀的对象不仅是发光材料,甚至连金属电极也是蒸镀上去的。这也侧面体现出蒸镀工艺需要达到怎样的精度。目前能够制造高精度蒸镀机的厂商,只有日本 Tokki。 据称 Tokki 蒸镀机的误差范围可以控制在 5 微米之内,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而蒸镀机整体的长度大约是 100 米,就像一列小火车,近 20 年前,这样一台蒸镀机的价格大约是 8500 万美元。 ▲ Tokki 蒸镀机 14 年前,OLED 行业才刚刚起步不久,很多厂商因扛不住成本压力纷纷退出,Tokki 出现了 48 亿日元的亏损,一度面临破产。但三星看中了 OLED 轻薄、省电、色彩艳丽的特点,认为 OLED 是一只 " 潜力股 ",他们不但没有砍单,反而继续增单,帮助 Tokki 扩充产能。 苦苦坚持了 12 个月以后,日本佳能投资 76 亿日元入股 Tokki,成为其母公司,Tokki 也正式改名为Canon Tokki,真正活了过来。 在此之后,得益于这样的 " 生死之交 ",三星买断了 Canon Tokki 蒸镀机的所有产能。一直到 2017 年 Canon Tokki 扩充产能,从 4 台产能增加至 7 台,LGD 和京东方才有幸各获得 1 台产能,而三星独占 5 台。 京东方成都 G6 产线在 2017 第一季度才购入了首台 Tokki 蒸镀设备,从而获得与三星在 OLED 领域竞争的基础。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