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 84 亿后停摆,拜腾为何没有跨过量产门槛?
2020 年,原本就被认为是造车新势力们的分水岭,只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考验会以 " 惨烈 " 的方式开局,让原本像拜腾这样还可以靠过桥资金周转续命的企业立即 " 休克 "。要么破产卖身出局,要么产品上市销售赢得活下去的机会,所有创业车企都会在今年交出自己答卷。 根据数据,在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下滑 25% 的情况下,有销量数据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有蔚来、小鹏、威马、理想、国机智骏、合众、新特、零跑等有十多家。不过,月销量能过千的也仅仅只有未来、小鹏、威马和理想几家,相比较国内月销量已经过万的特斯拉,国内车企依然差距巨大,需要努力追赶。 而对于那些承诺在 2020 年前后实现量产交付的车企们,恐怕更是没有多少机会了。资本的逻辑不再会雪中送炭,更多的则会推动这些车企的技术变现或者直接售卖给传统车企和地方国企。而对于那些实现量产交付的车企而言,资本市场也变得小心谨慎,难以再复制对待蔚来汽车那样持续烧钱的支持力度。 因此,量产交付只是这些车企们完成自我证明的第一步,真正能够活下去的方法,唯有推动更多的产品销售,把销售获得有限的营收和争取到的时间投入更有价值的差异化产品上面,最终才可能在与传统车企的绝地反击和特斯拉的强势降价倾销面前争得一席生存之地。 在这场排位赛中,那些月销量只能在数十台甚至只有个位数的车企们,如果没有市场外部的力量的介入,也很有可能无法活到下一个 " 美好 " 的春天。蔚来、小鹏、理想、蔚来这些国内最先跨越量产门槛的车企们,也许会是国内能和特斯拉一较高低的硕果仅存的玩家们。 至于准备 " 停摆 " 半年的拜腾,是被传统车企收购,重获新生;还是进行内部改革,像博郡一样进行技术变现,卖身还债,一切还都难以预料。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今后应该难以见到那辆配置 48 寸全面大屏的拜腾上路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