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工业4.0的五十个术语点评
点评:工业4.0的重要内涵之一,主要是对工厂的边界提出疑问和挑战。德国工业4.0计划中提及的三个集成(横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和纵向集成),其本意就是要实现工厂边界的突破,甚至突破生产车间的挑战。纵向集成主要基于管理域和生产现场结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柔性,更多基于内部工厂资源的整合;而横向集成则是跨越了供应商的边界进行融合,形成了新的价值体系。在这一点上,跟波音打造供应商价值链的GCE(全球协同环境)一致,但波音已经在十年的实践中实现了这一价值的追求;端到端集成需要跨越生产资料供应商和销售网络的边界,甚至直接进入到消费者环节,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这是以用户需求驱动单元生产线(甚至单元机器)的巨大挑战,是对呼声甚嚣的C2B(用户订单定制)的回应。这对制造以工厂为核心的体系并不多见。 18.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全过程质量控制 点评:自动化大规模的引入,提高质量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工业4.0时代,靠着机器人和智能终端的精准控制,TQC或将不再是成为棘手的问题。但中国制造业的当下,这却仍然是核心问题。唯德国是瞻的同胞们要注意了——这件事德国甩中国几条街。 19.MRO 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 M维护、R维修、O运行 点评:通常是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不直接构成产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MRO主动性运营和维护其实一直是精明经营企业,率先从产品服务中盈利的主阵地。这次在工业4.0那种捅破天的无所不包的体系下,重新以“大数据”的光环冲出江湖,大家会惊异的发现,这里是工业数据最容易流出来的地方。马航370失事飞机的发动机,意外地成为MRO在线运维数据的热点案例。想想GE未来15年内将要向市场投放4万台发动机,那里将是一片无垠的数据蓝海。 20.CE Concurrent Engineering 并行工程,亦称同步工程(Simultaneous Engineering) DFM Design for Mngineering 面向制造的设计 DFA Design for Assembly 面向装配的设计 点评:并行工程师目前国际上制造工程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是一种思想和系统方法,以集成的、并行的方式,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对制造过程、支持过程的设计,从而打破涉及面与制造面,相互分离的局面。 21.Lean Manufacturing 精益制造 点评:它包含了即时响应(just-in-time,JIT)、零库存及敏捷制造的概念,同时也以减少错误为目的的六标准差(Six Sigma)互相补足。精益制造主要专注在客户的增值项目上、减少生产的废弃物以及提倡不断改进生产过程的方法。这是从丰田走向全球的明星概念和实践。丰田独具慧眼的发现,小批量生产完全可能比大批量生产的成本更低。这对工业4.0的推动,有着一脉相承的示范效应。 22.IPT Integrated Product Team 集成产品研发团队 点评:国外最流行的产品开发模式,便于统一资源。 23.EDI 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 电子数据交换 点评:曾经是最激动的概念;现在听上去已经是过气的明星,但实际上它带来的无纸化贸易正在时时刻刻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4.CM Configurationg Managemeng 构型管理 点评:飞机制造史上最为重要的数字化管理思想。通过构型管理,复杂系统的销售、设计、制造、售后维护等都变成了数据一体化的命题。波音。空客都以此一飞冲天。当国产ARJ的年产量跌跌撞撞不过15架的时候,空客每3天可以制造一家A320的飞机。可惜CM不被国人重视,国人最爱工业4.0。 25.BOM Bill of Materials 物料表,但不是简单指物料清单,而是包含一定的母子结构关系 点评:BOM是制造业真正的DNA,其管理水平才区分先进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可惜的是,每个企业都熟练应用它,但它的实际价值又被令人惊诧的忽视——大量的BOM表的流通,基本是割裂式处理,伴随着大量的手工处理,巨大的工业大数据财富藏在其中却动弹不了,好像金子镶嵌在砂岩石上。 26.SSPD Single Source of Product Data (逻辑相关的)单一数据源产品数据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