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干货】工业4.0的五十个术语点评

发布时间:2020-07-18 18:55:38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1.Industry 4.0 工业4.0 点评:这只是个概念的外衣。一切工业发展、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概念综合。一向不擅长营销的德国人这次抢到了头彩,也引起了中国异乎寻常的欢呼。德国似乎决定放弃“德国制造”这个已经老掉牙的质量标签。而决心走向另外一个

点评:将被镶嵌在岩石里的数据黄金抠下来的唯一手段。波音公司1997年提出的信息化概念,随后是十年的实践和推动,使得波音从2D图纸文档,彻底走向给予模型驱动的数字化企业。目前是波音和空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7.BD Big Data 工业4.0核心问题是大数据的问题

点评:但中国制造业最头疼的问题是,数据被捆绑在不同的系统、软件、硬件、文档上,而无法解放。这是中国多年的二维图纸文化,重文档图纸不重模型造成的。没有人愿意做底层的数字化处理,这是“中国制造2025”的悖论,大家都认为问题出在高端装备制造上,其实根问问题之一在于工业基础的数字化表达和基于模型的驱动做的远远不够。

28.DT 大数据技术

点评:“从IT到DT”,这个对称而吸引眼球的概念,帮助人们迅速过渡到大数据时代。

29.EA:Enterprise Architecture企业体系架构,实体体系

点评:一种类似于蓝图的上层设计;这个E很容易有误导作用,听起来像是“公司”。这是顶层思想模型化管理的最重要的根基之一。中国制造2025需要它。

30.AF Architecture Framework 实体体系框架,用来描述体系的顶层架构

点评:中国智能制造的工业顶层框架,一定应该从这里出发。但从上而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为需要照顾到不同的视角;而自下而上也不可能实现。但一定要一步步建设。这才是工业升级版本的依据。没

有数字化模型和顶层体系架构的逐渐演化,谈论工业版本,毫无意义,纯粹是文字游戏。没有数字化,就没有工业版本。

31.TOGAF 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 一种开放的实体体系架

点评:这是EA的具体表现形式的一种。从美国国防部的信息管理技术框架演化而来,摆脱过于明显的军方背景。

32.RAMI4.0 Reference Architecture Model for Industrie4.0

这是ZVEI 在2015年3月CeBIT 展会上提出来的德国工业4.0的顶层体系框架

点评:德国人并不擅长顶层体系框架,系统工程视角也是其弱项,但从工业4.0开始,德国制造业高层显然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有了这个参考架构,才能真正称得上德国工业4.0元年。

33.DoDAF 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 美国国防部(DoD:defense of Department)全军顶层体系框架

点评:在C4ISR的基础上,美国国防部制定了DoDAF顶层体系机构,为美国的联合作战指挥部、海陆空天等各军种、军备采购等六种作战业务方向,提供了顶层的框架设计规范,从而使得军方无论在指挥体系,装备数据交换。项目进度监控都有了无与伦比的模型驱动能力。美国人无疑是模型化的绝对先驱。DoDAF的引入与演化,在军队指挥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英国、北约、挪威、澳大利亚纷纷以此构建了自己的顶层指挥体系。2015年2月兰德在《参考消息》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解放军的作战能力落后的原因上,不无散漫地指出“中国指挥体系的落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用工业4.0做一个类比,美国、北约是在用数字模型和知识作战,而中国是在应用文档和沙盘作战。

34.IoT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

点评:标准混乱,当下实践意义不明显但未能成大气候。许多人甚至与物流领域成熟的RFID相混淆。

35.IoTS Internet of Things&Services 物与服务联网

点评:目前进展不大,物品、设备、机器以及制造者,都没有走到这一步。在工业4.0的体系下,属于横向价值网络。

36.MiRA Mixed-Reality Application 混合现实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