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无法容忍全球供应链被破坏
这种现象带来的负面影非常严重——芯片的生产不是设备到位就能立刻开始进行的,不同的芯片,加工的工艺也不尽相同。生产线上的几十上百种设备,按照什么顺序、什么时候用什么设备,怎么使用这些设备都需要复杂、严格的论证和试生产。国产装备不被采购,连试生产的机会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在实践中快速改进的机会。 在半导体产业中,装备生产商和晶圆厂之间是密切合作的关系——装备生产商需要根据晶圆厂反馈的一线生产信息来改进设计,晶圆厂也会投资装备生产商来研发领先对手的装备。荷兰光刻机巨人ASML先后就接受了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总计超39亿欧元的投资,恰恰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从客观上来说,美国的封锁反而给中国的半导体厂商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受到禁令影响的中国晶圆厂由于很难再采购国外设备,只能选择和国产装备商合作,整个产业链也都在积极进行“国产替代”——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付出大量成本才能做成的事情,在禁令作用下却迅速推进了。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最大的晶圆厂,由于受到了美国的制裁,如今只能采购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借助中芯国际,国产装备也就提高了在产业内的认可度,各大厂商也会更加愿意选择国产设备。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内晶圆厂主动向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这样的企业寻求合作了。 现在,国产设备企业的产品已经开始呈现“0-1-n”的迭代特点,实现了核心技术“从零到一”的突破后,剩下的“从1到n”的改良式进步就会快很多。 正如前文我们所说,中国半导体装备产业链很完整,各个领域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外国的整体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国内的设备厂商目前处于“从零到一”和“从1到n”之间的区域,假以时日,就能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即将进入属于它自己的良性循环。 现在,中芯国际又能够正常购买ASML的14nm制程光刻机了。这不是因为美国人大发慈悲,而是因为中芯国际已经可以成熟量产14nm制程芯片了。 荷兰进口的光刻机,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光刻机救不了中国半导体,但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可以。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