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科技创新20条判断:大变局中,万物生长
我们注意到量子世界观的崛起: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开端——量子力学的兴起,所建立的间断的、概率性的、非因果性的、整体论的世界图景,与第二次科学革命期间那种连续的、决定性的、因果性的、本体还原论的世界图景有根本区别。量子世界的“真”随机性+宏观世界的混沌现象,曾让整个科学世界走向了全新的哲学——概率性和整体论获得关注;还原论得到抨击。 我们也注意到还原论的反击:有更大胆的预言称,第三次科学革命结束之后的新科学,是且只能是“结合了描述整体论”的还原论科学。 这个预言能否实现?我很期待。 判断8:区块链将开启“新经济学” 前几天,Coinbase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今加密数字货币的世界里,除了矿业之外,其他赛道的话语权都不在国内。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对于区块链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牛市爱之过切,熊市避之不及? 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币价,而是区块链带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学思潮: 一方面,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是经济组织形态的革新:分布式生产和公司化生产将同步并举; 另一方面,正在开启的时代,是一种新时代的共同富裕的可能:商品资源 → 信用资源→财富共识(信用共识)。 今天的来宾有韩锋老师,欢迎大家看看他的新书《区块链国富论》。他这本书不简单:不仅仅关于区块链,更关乎一个新的时代可能——全球信用算法共识之下,一种抵达未来的共同富裕的可能。 韩锋老师有段话写得很好: “信用资源,是靠全球达成财富共识实现的,财富共识即超越具体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达成的信用共识,这是智人认知革命的一部分。从贝壳、铜钱、白银、黄金,直到近代银行发行的纸币莫不如此,只不过具体的共识算法不同罢了。比特币利用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开启了基于数字确权和分布式算法达成财富共识的新时代。” 韩锋老师还在书中阐述了一些很前卫的议题:未来区块链数据财富时代的量子力学大数据实在观;财富共识的过程中图灵机逻辑门的使用;我国在未来区块链数据财富时代是否能像白银时代一样重回全球财富舞台的中央?具体地,大家可以期待一下一会儿韩锋老师的演讲。 产业的平衡 判断9:技术平民化:浸入产业纵深处,飞入寻常百姓家 产业方面,首先的判断就是技术平民化。 “浸入产业纵深处”,指To B: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从业务靠近技术,到技术接管业务,从优化到再造;“飞入寻常百姓家”,指To C:破圈破元,基本服务均等化。 判断10:粮肉蛋奶与芯片同样重要,农业科技是看点 还有一个判断:粮肉蛋奶与芯片同样重要。 2021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平安中国,离不开粮肉蛋奶。让大家吃上便宜的猪肉,和大家用上最好的芯片,同样重要。所以「甲子光年」今年一个重点关注的产业是农业科技。我们已经到过很多现场,去看看天上飞的无人机如何喷洒农药,地上跑的机器人如何采摘。 判断11:中国消费依旧不可低估:B端崛起≠C端停滞 科技行业习惯关注to B,但我们一定要理解,B端崛起≠C端停滞。 一方面,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依旧是规模。中国消费的潜力不可被低估:中国包括服务在内的个人消费总量对GDP的占比仍然只有39%,远低于美国68%的水平以及世界63%的平均水平,所以增长空间很大;当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消费率不可学,我们也要提防透支型的过度消费。 判断12:国企混改与产业升级:提质、控险、增效、降耗是检验制度的标准;ESG是努力的方向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30年中增长了36倍,主要是因为市场化的改革,造就了一个很有活力的民营经济,贡献大约三分之二的GDP,但国有经济仍然缺少效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储蓄率会大幅度下滑,投资速度就会放缓——要持续发展,就要继续改革,国企混改和产业升级是同步进行的,提质、控险、增效、降耗是检验制度的标准。 当然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开始考虑ESG: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是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13:碳中和仅靠种树是不够的,归根结底要用技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这一点刚才开场的刘滨老师已经进行了充分阐述,我就不赘述了。 判断14:中国科技产业发展仅靠技术力量是不够的,要靠产业配套和服务支持 未来我国“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很希望中国能有100个「甲子光年」。 判断15:不要对科技泡沫谈虎色变 最近几个月,很多企业没有成功登陆科创板,很多人谈虎色变,说是不是科技泡沫要破裂了? 我想说的是,股市会波动,币价会涨跌,泡沫当然会有,但科技的使命是要长周期地把未来一点一滴日拱一卒地变成现实。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能很快看到股市的变化,资本的不安,但我身边最优秀的科技企业家,其实并不关注这些短周期。科技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如果你相信未来,就千万不要因为短期的涨跌,丧失了对未来本身的信心,在这条星辰大海之路上,一年、两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尺度。 此外我想补充的是,事实上,泡沫不一定是坏事。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