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康“对决”,视觉物联网行业要变天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近日,智能安防玩家纷纷交出2020财报成绩单,其中,头号玩家海康威视2020年营业总收入635.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4%,在疫情和美国制裁下取得逆势增长。 与海康在智能安防领域产生业务交叉的另一大巨头——华为,近日也发布财报,虽然安防相关营收尚不明确,但1,003亿元的企业业务营收、23%的增速,也让人窥到其安防正在成为增长点。华为企业业务一个板块的营收超千亿,比海康、大华、宇视三家营收之和还多。 同时,华为3月连开两场发布会,推出好望云、“魔方”AI摄像机、AI超微光摄像机2.0等多款新品,可见智能安防布局成迅猛攻势。 在智能安防及智慧城市战场上,海康与华为究竟是继续相互穷追猛打,还是在短暂交集后渐行渐远?问题的答案逐渐变得越来越明晰。 再看看智能安防领域的大华、千方等其他玩家,他们大都在2020年实现了符合预期的增长,并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创新业务方面动作不断。这让我们看到,整个中国智慧安防产业在G端业务受阻大背景下的强大韧性。 当下,2020年疫情及美国制裁的变局已经如“波纹反应”般层层影响到智能安防江湖玩家的内部,也在悄然改变2021年智能安防圈的氛围。 在这种大氛围下,同时面临海康、华为智慧城市业务“双雄”当道之下,广大智能安防厂家如何找到生存之道? 01 2020年视觉物联逆势增长,海康、华为领衔 逆势增长,是智能安防圈里的主力玩家2020年财报成绩单的主旋律。背后一大重要动力,是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带来的企业业务增长。 4月17日,海康威视公布财报,显示其2020年营业总收入635.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4%;净利润133.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2%。 具体来说,国内PBG公共服务事业群和SMBG中小企业事业群受疫情下社会停摆影响较大,但也实现了3~5%的增长。同时,EBG企事业事业群反因2020年疫情下众多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变强,营收达151.80亿元,同比增长20.56%。 再看看华为这边,2021年3月31日华为发布年度财报,显示其2020年营收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 目前,尚不明确智能物联相关业务营收占比,但从华为三大业务板块来看,主要涉及智能物联的企业业务增长达23%,达到1,003亿元,可以说大大弥补了2020年手机业务受美国制裁影响的颓势,其中少不了智慧城市、智慧安防业务的功劳。 另外,华为云作为华为智能物联业务的底座,据称在2020年增幅达到168%,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云服务。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华为已取代腾讯进入前五,市场份额达4.2%。 谈到增长原因,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2020年财报大会上坦言,离不开在政企业务方面,华为过去几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背后,是中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旺盛需求。 除了海康、大华,其他智能安防玩家2020年的成绩单也值得一看,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都实现增长。 比如多年紧跟海康老大哥步伐的大华,也在3月23日公布年度财报,显示其营收264.66亿元,同比增长1.21%;公司净利润实现39.03亿元,同比增长22.42%。 3月30日,千方科技公布的2020年度财报显示,千方科技2020年营收94.19亿元,同比增长7.99%,净利润10.81亿元,同比增长6.66%。其中智能物联板块营收48.68亿元,同比增长11.53%,占总营收51.68%,为子公司宇视科技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业务是这些智能安防玩家一大新的增长驱动力。 以大华为例,2020年创新业务营收增长迅猛,增长达四成。据介绍,该板块具体包括工业互联网领域、视讯协作、乐橙家用、智慧消防及无人机等相应业务,其中智慧制造业务收入实现 60%以上增长。 而海康的创新业务也比较强势,从数据表现上来看,海康2020年智能家居业务营收29.19亿元,同比增长12.60%;机器人业务营收13.59亿元,同比增长66.91%;其他创新业务营收18.91亿元,同比增长83.49%。 可以看到,不仅有华为这样的ICT玩家破圈进入机器视觉,智能安防行业的玩家也在延伸边界,在机器人、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等泛物联网行业开辟新热土。 02 海康热衷平台,华为打造摄像机爆品 面对当下中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大趋势,智能视觉物联领域玩家在产品及业务也在更新,新的排兵布局正在成型。 在这一大格局下,华为和海康威视无疑是左右行业风向的“双雄”。从华为与海康威视此起彼伏的产品发布、生态合作中,我们能够看到视觉物联领域的最新行业趋势。 1、华为从技术疯狂输出,打造终端“爆品” 华为这边,机器视觉业务线在2021年3月密集召开两场年度发布会,为“好望”这一其2020年3月面向分销市场推出的品牌奔走宣传,并向行业扔出多款“核弹”级终端新品。 先是3月4日,好望推出好望云服务,与此前华为发布的软件定义摄像机、边缘设备实现端边云协同,服务于政府、企业数字化转型。华为机器视觉总裁段爱国称,这标志以好望云服务为中心,好望机器视觉“端云协同”的解决方案架构就正式完整。 好望云服务是将华为云已有的技术模块加以打包呈现,其中好望开发平台基于华为云ModelArts底层能力,该平台已有近20万开发者基于其进行AI算法训练;好望商城也于2019年底已发布,已有120多种视觉算法/应用上线。此次,华为还新与18家启航伙伴签约合作,其中不乏软通智慧、云从科技、南京奥看这样的集成商、AI四小龙企业。 紧接着在3月29日,华为又密集推出“魔方”双目全彩AI简筒摄像机、AI超微光2.0、全息路口2.0等七款机器视觉新品,对行业进行一波轰炸。即使传播口径隐华为、推好望,但关注度依然居高不下。 其中,“魔方”双目全彩AI简筒摄像机是一款兼顾全景和细节、全天候智能摄像机,配备全景F1.0大光圈和一个控细节的变焦摄像头,采用RGBW烛龙系列红绿蓝白超感光芯片传感器,使进光量增加75%,并支持AI算法优化图像,但体积只有业界同款的1/3。 有业内同行对此赞叹,称华为在光学技术上也迎头赶超,照这样的架势之后必将是智能摄像终端之王。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本次推出的这些新品都发布了高中低端多个版本,同时像做手机摄像头一样在智能摄像机领域推出首个摄像机测评标准。 可以看到,华为一边有条不紊地完善机器视觉“端云协同”的解决方案架构,一边打造终端“爆品”,更在试图通过标准制定主导新的智能视觉物联行业的话语权。华为不满视觉物联行业当下的发展水平,于是致力通过新技术搅动整个市场前进。 2、海康从行业客户追溯,热衷开放平台 我们再看看海康威视这边,在密集的生态峰会、创新业务发布会及最新财报中,我们看到“平台”演进迭代成为当下海康的一大主题。 最近的是在2020年财报中,海康首次披露HEOP(嵌入式设备开放)平台,支持通过软件升级来改变硬件产品的功能,提升开发效率。 海康这一平台的推出似乎慢了半拍,但是海康威视创始人胡扬忠在电话会议中称,海康做HEOP平台已有三年时间,并非现在才提概念。据称,海康对专门硬件平台的剥离是多年前就已经在做的事情,目前海康威视原有硬件产品正在逐步向HEOP迁移,新产品全部基于HEOP进行开发。 平台更新也是海康3月30日智涌钱塘·2021 AI Cloud 生态大会上的一大干货信息,会上,海康宣布其AI开放平台迭代到2.0版本。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