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第一镇遇共享单车洗牌:货没发公司倒了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共享单车“留洋”,至少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能否适应当地的城市管理要求,能否适应当地的法律法规,还有就是运营管理成本,目前国内的共享单车企业还在烧钱阶段,进军海外是否能够盈利? 进军海外,并不代表在国内面临的问题国外不会出现,据英国《卫报》报道,尽管共享单车旨在缓解交通拥堵,但有时却因用户随意停放,反而加剧了道路堵塞。曼彻斯特市市长也说,共享单车仍然是一个“在英国未被测试过的想法”。 摩拜单车海外扩展总监Florian表示,“无论是用户的需求,还是在法律层面,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特色。”共享单车在出海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不可随意投放。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共享单车出海是趋势,因为低碳、节能、共享,是全世界都在倡导的一种消费理念和经济模式。但出海必须得去发达国家的大城市,这种大城市的公共交通价格比较高。”他也同时担心,每个国家都会有贸易保护的心理,可能出现对中国的企业进行挤压,或者制裁的情况。 小城市是其他企业的避风港? 随着国内一线城市出台限投令,二三线梯队的共享单车品牌几乎放弃一线城市,将核心市场放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布局四五线城市。 Hellobike在运营之初就定位二三线城市;小鸣单车先是在一二线城市投放,之后转向四五线城市作为主战场。“我们要比Hellobike更加下沉,他们可能还是一些三线城市,我们要下沉到四五线城市乃至县级地区。”小鸣单车创始人陈宇莹说。 9月4日,福州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运营人员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福州的共享单车品牌很多,但是摩拜单车与ofo小黄车依旧占主流。他介绍,判断一个城市的单车容纳量能达到多少,用常住人口的数量除以150-200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以福州为例,常住人口近800万人,全市也就需要4万辆左右,但福州的共享单车已达20万辆,远远超过了城市的容纳量。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