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 > 正文

离开这几家公司 车厂还能玩儿得转自动驾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8:24:24 所属栏目:移动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芯片巨头英伟达、英特尔分别组建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联盟,两大联盟中,前者吸引了博世、德尔福这样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芯片巨头英伟达、英特尔分别组建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联盟,两大联盟中,前者吸引了博世、德尔福这样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一

在24Ghz的毫米波雷达上,Tier1们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市场上都耕耘已久,颇有些大局已定的意思,因此这一细分方向罕有创业公司进入。而在77Ghz毫米波雷达上,仍有不少创业公司在提高探测精度和降低成本两方面努力,希望借机在未来的百亿美元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他们或将为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带来新的变局。但是,Tier 1们凭借着并不逊色的技术和丰富的开发经验,牢牢把持着毫米波雷达装车的入口,初创公司很难直接接触到整车厂。

对于这批毫米波雷达的初创公司来说,他们在克服重重难关之后,最终能走的路也无非两条——被Tier 1收购,或者成为Tier 1们的二级供应商,即Tier 2。所以,车载毫米波雷达,依然是Tier 1们说了算。

激光雷达的背后 依然是这帮人

在全球范围内,名头响亮的激光雷达创业公司近20家,虽然其中大多数公司的人数不超过50人,但却已经总共吸纳了超过7亿美元的融资。其中,不乏单笔融资上亿美元的明星公司,如Velodyne(1.5亿美元),Leddartech(1.1亿美元)。

但这些资本的宠儿中为数不少,拿到钱的同时,其实意味着他们已经开始“站队”了。站谁的队?答案是他们的投资人兼未来的客户——Tier 1。在毫米波雷达市场上竞逐的汽车零部件巨头们,又把战火烧到了激光雷达上。

毫米波雷达虽然也有很大增长潜力,但其用于车载市场的历史已经较长,市场格局在短期内仍没有出现巨大变动的可能。而激光雷达兴盛的时间不过数年,有效市场尚未形成,但又是未来自动驾驶笃定的技术方向。因此,各家Tier 1以不同的形式,在其中投注了大量的资源。其中,主流的做法是,买。

“ABCD”四大厂各有招:投资、收购、自研

1)德尔福:三驾马车投资布局

德尔福是ABCD中最早对激光雷达公司进行投资的。2015年,德尔福对把“固态激光雷达”这个词发扬广大的Quanergy进行了战略投资,收购后者部分股权。随后,德尔福便宣布,将和Quanergy合作开发廉价激光雷达。

不过由于Quanergy采用的光学相控阵技术路线(OPA,Optical Phased Array)技术难度较大,短时间内不容易突破,因此其还于今年8月投资了以色列Innoviz。后者采用了相对容易实现的MEMS方案,并且已经拿出了量产型产品Innoviz One和Innoviz Pro,分别对应自动驾驶的低等级和高等级需求。

离开这几家公司 车厂还能玩儿得转自动驾驶?

深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德尔福在投了Innoviz之后紧接着就投了加拿大初创Leddartech。后者此前已经展示过彰显其技术的Vu8固态激光雷达模组Vu8,并且他们除了自己开发固态激光雷达,还提供信号处理芯片。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两次投资中,加拿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都紧紧跟随着德尔福的步伐,和德尔福一道投资了两家公司。麦格纳也是投资激光雷达的Tier1中,少数没有在毫米波雷达上“有所成就”的公司。

2)奥托立夫:合作不够,紧急收购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