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合作伙伴“病毒式”推广 直接扣费没商量
夏先生在2015年之前,自己一直用的是中国电信189元的套餐,直到2015年,他在当地营业厅办理了套餐升级业务,升级到298元,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原来的费用照收不误,而且这一收就是3年,总共多收了6000多元,这让夏先生非常气愤。 经过一番交涉,虽然中国电信退还了多收的6000多元话费,但是,对于这样的结果夏先生并不满意。 夏先生:在没有经过消费者个人同意的情况之下,从我私人账户去扣取钱,这个完全就是不合理的,我到哪里去讨一个说法?这个是没有安全感的。 未经用户同意,开通或更改收费业务;以免费体验的形式为用户开通某项服务,免费期满后,未经用户同意就开始收取使用费。这种情形被称为“影子服务”。在这些情况中,用户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增值服务。 近年来,消费者被运营商影子服务的投诉案例越来越多,仅2017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就收到了593起类似投诉。 《关于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通知》中要求,“用户申请订制包月类、订阅类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时,基础电信企业应当事先请求用户确认,未经用户确认反馈的,视为订制不成立,且不得向用户收费”。 《关于规范部分电信业务收费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免费试用的方式进行业务推广的,应明确告知用户使用和取消该试用业务的方法。免费试用期满用户未就使用该业务提出申请或者予以明确确认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向用户收取该项业务的使用费”。 《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有关事项的通知》则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在为用户开通包月付费或需要用户支付功能费的服务项目时,应征得用户的同意”。 但时至今日,“影子服务”依旧没能根治。 除了“影子服务”,在现实生活中没完没了的“垃圾短信”,相信也让很多手机用户不胜其烦。为什么垃圾短信删了这条又来下一条,就是不能根除呢?在监管日益严格的今天,垃圾短信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背后又有怎样的利益格局呢? 王先生的手机每天都会收到很多“106”开头的短信,有的是会员服务、行业消息、公司通知、验证码服务,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商业类、广告类等短信息掺杂其中。基本上每天都有,删了还会再发,加上106后面数字不固定,也没有办法屏蔽。 不胜其烦的王先生选择了向运营商进行投诉。可是中国联通客服人员的解释让王先生大吃一惊。如果要按照客服的提示自助屏蔽行业短信,那一些重要的银行短信也就收不到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