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焦虑 疯狂的少儿编程
“实际上,在高瓴资本进来前,整个行业是寂静无声的。”李天驰认为,2017 年 11 月高瓴资本领投编程猫B轮融资,才给行业带来信心。在那之前,编程猫的资金一直不宽裕,即使在 2016 年,大型教育机构新东方及达内等已通过投资或自营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但主流基金均未出手。现在回头来看,人们才把那年称为“国内少儿编程元年”。 编程猫与高瓴资本的合作始于一次偶然,“对高瓴来说我们的体量蛮小,合作推进得很快”。2017 年夏天,高瓴资本创始人兼 CEO 张磊有次去百丽公司,在 TCL 电视上看到与 TCL 合作的编程猫栏目,张磊觉得挺有意思。同年 11 月,编程猫就宣布完成由高瓴资本领投、清流资本、清晗基金和猎豹移动跟投的 1.2 亿元B轮融资。 王江有也表示,2017 年很多之前没有布局过教育的资本也开始看教育项目,资本市场的认可度大幅提升。 同时,社会认知也在发生变化,李天驰告诉《中国企业家》:“三年前有家长问我,代码是什么?是二维码吗?2016 年几乎就没有这种问题了,很多家长相信孩子学会了编程就不会打游戏。2017 年,家长希望孩子学编程能有助于升学或将来的工作。现在很多家长的意识起来了,认为编程可以锻炼逻辑思维。” 乱象 伴随热潮一起来的,还有钻行业空子的不良商家和资本市场的不理性。 gashero 是一位五岁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机器人教育公司萝卜太辣的员工,他就没有让孩子去其他机构学习,而是选择自己去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孩子一岁半时 gashero 就把装有 Scratch 的 iPad 丢给孩子玩,结果孩子特别感兴趣,“除了游戏,现在孩子玩 iPad 的一半时间都花在 Scratch 上”。 他指出,目前少儿编程行业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部分教育机构没有做好课程设计,使得这些套件和课程因为较难入门而伤害孩子的好奇心;二是一些硬件公司缺乏研发实力,只是用国外盛行的 Arduino 开源平台简单制作成机器人,向B端销售。 而每年上万元的费用,究竟能否承载家长的希望?计算机老师王雨没有让自己刚升入重点中学的孩子去学编程,“数学都没学好,学编程有什么用?你看那个 3 天了解 AI 背后原理的宣传,不是扯吗?” 而对创业公司来说,获客成本随着热潮不断升高。2015 年编程猫刚启动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的红利获得了第一批增长。李天驰说,当时一个用户的获客成本只有 12 元,“在那时候的微信生态里获客很容易。我们只是附了一个链接,就有人去报名,后来才开始有系统的营销策略。现在的获客成本已经很贵了,翻几百倍都不止,甚至要大几千”。 梅花创投合伙人张筱燕对此还比较乐观:“虽然现在获客成本已经很高,但是市场总体盘子还不大,没有哪家烧钱抢市场。各类公司都有自己的渠道和市场,没到火拼的阶段。” 另一位相关领域投资人则指出了资本市场的不理性:“2018 年上半年有些过热的情况,其实编程是一个很新的赛道,不确定性很大,很难去衡量,信的人就信了,不信的人就不信。看起来信的人挺多,也愿意出手。下半年可投的钱整体在减少,行业会更理性一些。” 未来 “编程是 STEAM 教育的重要部分,预期将有百亿市场。”张筱燕对《中国企业家》说。STEAM 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的合称,国金证券预估这一市场将达到 500 亿以上。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