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研发效能?阿里资深技术专家提出了5组指标
第二个“1”指的是1小时的发布前置时间 - -提交代码后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发布。[1] ![]() 达成“2-1-1”的愿景并不容易。1小时的发布前置时间,需要持续交付流水线,产品架构体系和自动测试、自动部署等能力的提升。1周的开发周期,涉及更多的能力和实践,如:需求的拆分和管理,开发团队的分工协作模式,以及持续集成和持续测试实践;最困难的则是2周的交付周期,首先它要以另外两个指标为基础,同时还涉及整个组织各职能和部门的协调一致和紧密协作; “2-1-1”的目标都是关于流动效率的,你可能会问,那资源效率和质量呢?我们专注于流动效率,是因为它是组织效能改进的抓手,能够触发深层次的和系统性的改进。就像上面分析的,为达成“2-1-1”目标,团队需要技术、管理、协作等方面的全面实践升级,而这些实践的落地,必然会带来资源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并体现到相应的度量指标上。 当然,“2-1-1”是源自特定的团队,并非所有团队都要使用同样的值,比如对于涉及硬件开发的团队,两周的交付周期通常过于挑战。组织应根据自己的上下文设定恰当的目标,重要的是,它要指明改进的方向。 总结 本文定义了研发效能,它指的是一个组织持续快速交付价值的能力,可以从流动效率、资源效率和质量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流动效率是改进研发效能的核心抓手,它带来系统和全局的改进。 ![]() 如上图所示,研发效能最终为组织效能服务,必须体现到利润、增长、客户满意度等组织效能上;同时,研发效能的提升要落实到具体技术和管理的实践中,才可能发生。 定义和度量是提升研发效能的基础,相信你更关心提升研发的具体实践和方法。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