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作中快速成长?致工程师的10个简单技巧
把95%中的低质量习惯反射,训练成逻辑后的高质量习惯反射需要有很多的时间保障。但是对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电子设备对人类生活出行带来了很好的便利性,与此同时人类对其依赖程度已经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甚至上厕所短短几分钟,手机也是寸步不离。 手机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方式,眼不离机是我们的习惯,因为手机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并固定了下来,空了玩手机、陪家人时玩手机、忍住不睡玩手机,我们的生活因此少了学习,少了阅读,少了交流,少了陪伴。 曾经,我也一直被困在电子设备这个囚笼里,好长时间无法改变这个习惯模式,难改变是因为一旦进入习惯模式,大脑的活跃程度急剧下降,不再参与决策,进入休眠状态,此时我们的行为由习惯支配。我对这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最大的感受:浏览信息的时间多了,自己思考和琢磨的时间少了,专注在无效事情上的时间多了,专注在自我成长上的时间少了。 当自己觉知到重度使用手机进行浏览和娱乐的不好习惯后,自然就产生了想改变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有一种改变习惯的有效方法,帮助自己改变重度使用手机的习惯后,意味着每天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节省很多的注意力,节省下来的时间和注意力可以放在更重要的成长能力的迭代上。幸运的是,习以为常的认知进入到我的认知系统中,成为我的第二个认知升级。 我对习惯的认知,关键在于换种说法:“把改变玩手机的习惯,用另外一句话来替代,把学习变成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要解决的对象变了,前面聚焦于改变习惯,后面聚焦于把学习变成习以为常,当我们要求别人或自己改变习惯,会有压力,关键在于“改变”这个词,命令式,给人一种不自觉反抗的心里暗示;但若把学习变成习以为常,心里负担会少很多,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认知变化后,能否把学习,阅读变成习以为常的事情,关键在于能否意识到突发状况,并在这些突发状况下调整自己的行为。无效的社交等突发状况出现的时候,如果能够置之不理,或者稍后再处理,那自然能够把学习和阅读变得成习以为常。注意,这是改变习惯最关键的意识切入点,一边是对无效行为的置之不理,一边是启动学习和阅读,只要做个行为替换就可以改变习惯。 谁都知道替换可以改变,但为什么这么难?其实关键在于这个意识点能不能变成触发性响应,也就是说当某个触发条件产生的时候,改变的意识能不能弹出来警告自己。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