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 > 正文

热点 | 美国为何铁心“杀死”华为?

发布时间:2019-05-29 15:46:24 所属栏目:移动 来源:曹亦卿
导读:副标题#e# 读完二万字的任总采访,我感觉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上,算得上是科学天才的有一个杨振宁,算得上是商业天才的有一个任正非。经济学家张五常如是评价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在他眼中,这位年过七旬的中国企业家,确实当得起伟大二字。 而在大洋彼岸,美国

但是,技术壁垒和高通的高额专利费,还是给了GSM市场空间。联发科此时推出了一套“拎包入住”式的GSM解决方案“Turnkey-Solution”,在其基础之上,任何厂商只要装上屏幕和电池,就可以生产手机。

巨大的利益面前,深圳华强北的各类作坊都开始生产起了山寨机,引发中国市场对移动设备的需求井喷。被山寨机的疯狂之势裹挟,华为一边在海外为欧洲运营商生产定制机,一边在2006年也启动了GSM智能手机TURNKEY解决方案的开发。

板凳要坐十年冷,造芯之难,超乎想像。

海思成立之初,每年投入4亿美元进行芯片研发。直到2009年,海思才生产出了一个GSM低端智能手机的TURNKEY解决方案,搭载的是自家研发的第一款处理器K3V1,采用落后的110nm工艺和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

这是一款华为自己的手机都不愿意用的处理器,其性能之差可见一斑。

终端和芯片的分离让华为意识到不能简单复制联发科模式,华为有自己的终端,便应该让芯片和终端进行有机结合。

2012年,华为发布了K3V2,改用ARM架构、40nm工艺和安卓操作系统,搭载在自己的华为D1四核手机上。时至今日,英国的ARM公司早已经成了全球智能手机都绕不过去的知识产权(IP)提供商,毫无争议地垄断了这一市场。

相比K3V1,K3V2已经成熟了许多,但和同时期的高通旗舰处理器仍然不在同一水准,严重的发热让华为D1手机被戏称为“暖手宝”。

芯片的迭代赶不上手机的迭代,此后的两代华为手机仍继续采用了K3V2芯片,不难想象,D2和D3手机的结局都很“凄惨”。

“做得慢没关系,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只要有时间,海思总有出头的一天”,在颇具华为“狼性”文化的何庭波带领下,海思并没有泄气,而是咬着牙继续往前走。

2014年,海思推出了自研四核处理器麒麟910。当年Q3,海思又大跨步地推出了八核处理器麒麟925,将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整合成了SoC芯片,并大幅度降低了功耗、改善了GPU图形处理单元,使得海思成功逼近了高通。

大屏、稳定、长续航,搭载这款芯片的华为首款高端机型Mate 7成了国货之光,深受军、政、企各界“成功人士”的喜爱。

麒麟芯片和华为手机终于实现了平衡,而不再是一个拖油瓶。集微网的创始人老杳曾评价称:过去的六年里, 前三年是华为手机拖着麒麟芯片走,后三年则相反。

根据华为公布的数据,在2008-2017这十年间,华为的研发投入高达4000亿元,其中芯片研发占40%,也就是超过1600亿元的投入。

15年,千亿级的投入,华为在半导体领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麒麟芯片已经登上行业的顶尖,实现了全球最领先的7nm制程,海思的布局也已延伸到5G、AI等尖端领域。

在ICinsghts发布的2019年Q1全球半导体市场报告中,海思以远高于其他竞对的营收增速快速上升到全球第14位,而在其前面的无一不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厂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