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的流量解药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存量市场,基本失去了大而全的平台机会,垂直赛道无论增量和存量,机会一直都在,比如今年的在线教育,明年也许就轮到其他行业了。小而美的利基市场,深耕细分领域,也许才是当前的流量解药。 举个栗子,存量市场会更加拼硬核,套用俞军产品公式,竖屏小视频领域,去年竞争那么激烈,BAT和各大独角兽悉数入场,到最后所有巨头都失败了,只剩下更早布局的快手和抖音。快手和抖音现在又开始对决,快手逻辑也一样,8年的产品优化,体验上肯定胜过抖音,那么主要就是竞争用户的转换成本,所以快手从抖音优势的MCN机构下手,因为内容生产端的KOL能够迁移粉丝,而且纯粹商业行为的内容生产端,只要盈利入驻哪个平台都没所谓,因此没有用户转换成本。 04 从大而全到小而美,从增长循环到留存循环,不仅是下半年的流量解药,也将是互联网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运营趋势。 1、利润驱动规模。 存量市场竞争格局大多遵循互联网行业的721定律,也就是一家独大,因此烧钱意义已经不大,京东再烧钱也不会颠覆阿里,只有利润可以保障资源和服务质量,如同我们现实,有钱人身边也有更多的便利条件。 苹果公认利润高、很赚钱,苹果各种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也很极致;可能得罪米粉的栗子,小米口号是净利润不超5%,利润低所以可能各个地方省钱,无形中也会排斥优质供应商,因此手机偶尔会出一些低级小毛病,MIUI系统也到处布满广告。 老衬备用机用米8透明版,价格定位中上,号称双频GPS,某次出差帝都,开车第一次使用导航,途中位置一直出错,更换了多家导航App,最后发现是手机问题,上网一查,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反映GPS不能用的米8用户很普遍,当然小米售后应该还不错,因为只是备用机,老衬并没有申请售后。 2、优势驱动速度。 一家独大的存量市场,新增用户大多也会根据前3名的占比瓜分,产品之间的用户渗透和重复比例也很大,因此瓷实产品优势更加胜过用户增长速度。比如京东从早期的垂直3C定位,到之后的物流速度,是形成忠诚用户的最大优势,如果没有这两个优势,用户占比可能早就被其他对手蚕食完了。 3、盈利驱动融资。 互联网寒冬,不断融资的烧钱模式,当前已经很少了。烧钱补贴的用户价值不长久,停止补贴很可能用户可能就流失了;其次烧钱模式必须不停融资,无论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多轮融资以后股权稀释严重,不仅ROE回报不高,甚至会失去决策权;还有烧钱运营通常属于不太冷静的运营行为,当补贴杀红了眼,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并且烧钱模式下还会聚集很多融资驱动的投机者,而非商业驱动的理性创业者。 无论产品优势还是经营利润,根本上都是思维转变,将产品运营从早期的增长驱动留存,转变为留存驱动增长。老用户获取难度比新用户容易7倍,并且可以接受价格变动和产品新服务拓展,因此一方面增加老用户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用户满意度来获取新用户,是互联网下半场的产品逻辑。 05 ![]() 念头*产品*团队*执行*运气=成功。 成功的概率很低,但拉长时间线以后,运气概率=100%,长期玩游戏的人都了解,无论几率多低,长期刷下来都会拿到爆人品的装备。如果提升事业的成功概率,内心要从一开始就拉长预期时间,所谓的延迟满足,其次才是方法策略。 1、创始人契合产品。 所谓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企业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决策导致,决策质量越高,成功几率就越高,因此决策有优势的创始人具备成功潜力,也一定是行业的资深玩家,再进一步,如果整个团队都是深度玩家,那么成功概率更高,因此自身选择和选人是关键因素。 所谓人与产品契合,主要是能力与性格。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