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upyter notebook中使用Keras可以把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模型的工作变得十分简单,这也是我最喜欢Keras的地方。
现在我们的数据已经贴上标签准备就绪了,我们可以开始训练一个简单的模型了,只需要几行代码。
现在我们导入Keras库然后训练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
-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Dropout, Activation, Flatten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SGD
- model = Sequential()model.add(Dense(128,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50,)))model.add(Dropout(0.5))model.add(Dense(128, activation='relu'))model.add(Dropout(0.5))model.add(Dense(y1.shape[1], activation='softmax'))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model.fit(X1, y1, epochs=2000,batch_size=25)
搞定!
这里有个稍微需要注意的地方,输入层的大小为50,提醒大家一下,这个数字是OpenPose模型中位置点的X坐标和Y坐标数量之和。
最后我们用到了Softmax层,它是用来分类的。我们将y.shape[1]传入该层,这样我们的模型就知道不同类别的数量了。
最后的最后,我们使用输入数据,用model.fit()的方法去训练模型。这里,我已经做了2000次迭代(全部样本训练一次为一次迭代)。2000次迭代貌似有点多了,500次左右的迭代可能更好,因为迭代次数过多可能使我们的模型出现一些过拟合问题。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你都需要经过多次尝试来确定迭代次数。
当我们运行这段代码时,我们会看到准确度在提高。如果你看不到,请再次确认当你打乱数据时,数据标签和数据特征的对应关系是不变的。此外,也要确认数据里的数值是不是在0到1之间。
最后,我们可以保存训练后的模型,也可以使用样本数据集来测试该模型,保存模型的代码很简单:
- model.save('data/dab-tpose-other.h5') # save our model as h5
- # in our other code, or inline, load the model and test against sample dab datasetimport kerasmodello = keras.models.load_model('data/dab-tpose-other.h5')dabDataset = np.load('data/test-dabs.npy')dabDataset[:,:,0] = dabDataset[:,:,0] / 720 # I think the dimensions are 1280 x 720 ?dabDataset[:,:,1] = dabDataset[:,:,1] / 1280 # let's see?dabDataset = dabDataset[:,:,1:]dabDataset = dabDataset.reshape(len(dabDataset), 50)modello.predict_classes(dabDataset) # returns array([1, 1, 1, 1, 1, 1])
用模型来控制灯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