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 > 正文

边缘计算的五个大坑,里面一定有你跳过的

发布时间:2019-10-22 01:15:47 所属栏目:移动 来源:佚名
导读:副标题#e#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在TMT偏技术的领域,如今是什么正在强势崛起?除了5G、IoT之外,边缘计算也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甚至边缘计算比5G、IoT的落地速度还要快。Spiceworks信息技术网络监测平台最近

在边缘终端,这些数据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比如计算、存储、加密和访问控制等,这样就可以满足很多客户和用户不允许自己的数据传到云端的需求,而且也可以极大地避免不同的国家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和法律条款等方方面面的合规要求。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云计算数据中心这一明显的“目标”,边缘计算在分布层面还有“化整为零”的防暴露优势。这种“既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天然优势,加大了攻击的难度和门槛。这也是边缘计算更为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误区三:边缘计算更易于管理

实际上:边缘计算并不简单,运维和管理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边是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另一边是极简主义的边缘终端,所以不少人第一反应会认为相比于云计算,边缘计算更加易于管理。实际上,这个看法是错误的。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其难易点,各有不同。

传统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和管理主要包含全维度日常监控、全流程的IT规范化、全节点自动化处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以业务为导向的服务能力等方面。这其中有两个核心,一个是事前预控,另外一个是事中“在场”处理。这两点让看似很复杂的云计算的运维和管理,变得简单和可控起来。

而边缘计算之所以说“并不简单”,就在于边缘终端的问题往往发生在“千里之外”的远端,这就需要边缘计算厂商有着更强的定位、远程修复、运维和管理能力。在边缘计算联盟白皮书中,就指出边缘计算面临:海量连接与异构、业务的实时性、应用的智能性、数据的优化、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痛点。

与此类似,韦恩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施巍松也归纳了网络技术、隔离技术、体系结构、边缘操作系统、算法执行框架、数据处理平台、安全和隐私等边缘计算的七大核心技术。

无论是痛点也好还是技术也罢,所有这些其实都与运维和管理高度相关,可见边缘计算的运维和管理,其实不简单。

为了加快边缘计算的落地,并加强在运维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国内外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融合容器技术的边缘计算平台,比如全球最大云服务商亚马逊AWS、工业互联网鼻祖GE Digital等推出的边缘计算平台等,就都采用了容器技术;而在国内,网宿科技也在去年推出的边缘计算平台中,同样使用了融合容器等虚拟化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基于分布式架构这个基础,让边缘计算跟CDN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换句话说,国外Akamai,国内的网宿科技、蓝汛等厂商,可能在面临边缘计算的运维和管理时,都有“似曾相识”的经验和能力可供复制。

误区四:大的云计算厂商更具有优势

实际上:边缘计算各类型厂商各有优势,大型云计算厂商面临左右互搏的问题

边缘计算哪一类厂商最具优势?可能大家第一反应是大型的云计算厂商。其实不然,至少从目前的发展态势上看,边缘计算、云计算、硬件制造和CDN等各类厂商各有优势。

大型云计算厂商的优势自不必多言,而其劣势在于自身的“囚徒困境”所致。

众所周知,云计算本身是一个超重资产的投入,阿里巴巴在余杭建造的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投入高达62亿元;无独有偶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总投资预计也高达30亿元。如此重金投入之后,面对边缘计算这一新鲜势力,哪怕知道其再有潜力,也很难去革自己的命。

而且边缘计算和云计算、CDN等业务一样,大型云计算厂商,都有一个不够独立第三方、不够客观性的“身份劣势”,自己无所不包的业务,势必会让很多细分领域的厂商,在选择时有所顾忌。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