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的五个大坑,里面一定有你跳过的
来自Gartner的报告显示,全球IoT数据量正在以每年59%的速度递增,到2025年,数据量将激增至163ZB,远超当前任何互联网公司所储备的数据量。毫无疑问,就IoT来说,在5G的加持下,边缘计算要明显优于云计算,所以对大中型云计算厂商而言,到底是要保留今天的已有成果,还是及早转向未来更宽广的赛道和空间,还真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误区五:边缘计算可以弯道超车实际上:先发优势远胜后发优势,边缘计算要“趁早为王”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马云曾经这样告诫过。毫无疑问,边缘计算就是当今TMT行业最大的新兴事物之一。 熟悉TMT行业的人都知道,其细分领域所谓“弯道超车”的机会并不太多。原因在于落后者以同样的方式追赶领先者,那么几乎是永远也追不上的,即时通讯、社交、搜索、电商、安全等领域,无不如此。 很显然,边缘计算也会是如此。要知道边缘计算是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等各方面的综合比拼,不像O2O、网约车、共享单车等领域,有钱就能解决问题。所以O2O、网约车、共享单车这几个领域,和前面说的领域不一样,最终的“胜者”并不都是最初的先发者。 边缘计算最早的“先发者”,应属一票CDN厂商。因为CDN一定程度上,是仅仅涉及到内容分发的“边缘计算”,或者说是边缘计算的细分表现形式之一,甚至可以把边缘计算看作是CDN在业务和技术领域的“升级版”。 所以,在市场还没有“边缘计算”的时候,CDN厂商已经在做边缘计算做的事情了。而如今CDN厂商在角逐边缘计算的过程中,自然有了天生的网络、节点等优势。由此,也难怪无论是国外的Akamai、EdgeCast、Fastly、Cloudflare,还是国内的网宿科技、蓝汛等等,个个都充满生机和激情,因为他们身上的基因,让他们占据了有利的先发地位。 除了厂商之外, 很多敏锐的投资机构也早早地开始了行动,包括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软银(Softbank)、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Partners)和高盛(Goldman Sachs)等在内的,几乎所有顶级风投基金都已纷纷押注边缘计算领域的初创公司。 边缘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Anagog、云和边缘计算公司Packet.inc、基础架构和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Vopor.io以及边缘智能软件公司Swim.ai等大批涌现的初创公司纷纷获得了顶级风投的资金注入。 所有这些都在表明,边缘计算弯道超车的机会并不大。要想取得立足之地,就要趁早出发,争取获得先发优势。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