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一图看懂中国AI肉搏战:只有百度华为真在做AI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2:26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新财富杂志1
导读:副标题#e# AI是互联网下半场的黎明,而目前路线和局面已然清晰,就看各路巨头如何厮杀到底,将自己的优势保持到曙光来临的那一刻吧。 有哪一个TMT领域的企业,在过去的两年间敢承认自己没有研究、投资和布局AI相关业务吗?有哪一个对媒体话题哪怕保持最低限

那么反过来看,百度和华为则属于气宗的代表。虽然百度在技术层也有“地图赋能自动驾驶”这种很直接的优势领域,但更多优势还归属于开放平台(如Apollo)和操作系统(如DuerOS)。华为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在开放平台和物联网领域。

这些技术领域的投入,直观来看不是能够直接产生某种应用成果的,更不能直接赋能自身优势项目。然而这种技术积累,能够为其它企业或开发者,提供一整套成熟的AI解决方案,免去了很多“重复造轮子”之苦,甚至于百度还提出了“30天快速完成交付”的概念,认为未来普通轿车升级为智能汽车的过程,在Apollo平台的帮助下只需30天。而华为最近主打的概念,也是“普惠AI”:让AI走下神坛,真正成为基本生产力,让每个行业都用得起,用得好。

李彦宏曾经说过“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收购技术公司,他们只为产品和用户规模付费,不为技术付费,只有百度为技术付费”。这话虽然绝对了些,但意思表达很清晰,剑宗更愿意投资能够直接赋能产品和聚拢商业流量的技术,而气宗则更愿意钻研底层和普适性的技术,还有比打造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更合适的“修炼内功”吗?

04

AI基础层:谁是土豪,谁在搬砖?

进入到AI战事的最底层,我们能够瞬间感受到资本的力量。仅在芯片一个领域中,阿里就出手了寒武纪、深鉴、中天微、耐能四家主要玩家。而腾讯的钱更多砸在了大数据领域,麾下包括明略、碳云、思派三家。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名字可能依然过于陌生。但普通人不陌生的是,你在国内一线城市的主要机场走一走,一定能够看到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巨幅广告海报。

实际上在2018年10月时,英国《每日电讯报》已经报道,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投资竞赛中,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们已经超过了硅谷的科技巨头——最大的八家美国和中国科技公司投入到AI领域的资金大约140亿美元,,而其中BAT就占了128亿美元,而腾讯一家就占了105亿美元(这其中包括海外投资)。

而有土豪,也有“搬砖的”,这倒不是说穷,而是相对来说更专注于自我研发和内部技术迭代。

比如在算法领域,手握中国唯一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度学习开源框架PaddlePaddle,在算力领域,拥有中国最大也是最成熟的AI开放神经网络百度大脑。百度虽然没有阿里云那样高的市场占有率,也没有芯片领域的巨资投入,却事实上垄断了基础层的另两大核心领域。

华为更是秉持“没有做出来的事情是不能说的”的理念,在去年10月份时,直接抛出性能优于国外竞品的AI芯片昇腾。再加上之前早就被业界熟悉的,并应用在华为旗下手机终端上的麒麟芯片,华为已经成为国内当仁不让的AI芯片大佬。

一图看懂中国AI肉搏战:只有百度华为真在做AI

阿里的期待,是将买来的技术消化成熟后,再向下游推广。而百度华为的理念,则是自主打造最核心的底层技术。这不同的AI基础层路径,事实上也是在以上各层中,各家企业不同表现的根本原因。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在AI基础层的表现都还有待提升。目前NVIDIA、intel、高通等国际巨头依然牢牢把控着以芯片领域为代表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而中国企业的优势则是数据,据IDC估算,全球数据总量预计2020年将达到44ZB,中国的数据量将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8%。这样的巨量数据能够为中国科技巨头喂食足够的料,进而提升算法、模型和产品的准确度。

05

“All in AI”和“AI in All”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