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战:巨头对决、中小服务商切垂直场景,将决定全球科技公司最终走向
2016年8月,A股上市公司光环新网宣布与亚马逊在华全资子公司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亚马逊授权公司基于公司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指IDC数据中心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并运营北京区域的亚马逊云技术及相关服务。 这标志着,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最大的亚马逊云服务正式在中国落地。2017年年底,AWS更是获得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数据显示AWS在中国已有2个区域,成为AWS 全球云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巨头们强势介入,让2017年成为了中国云计算发展最迅速的一年,据《深网》不完全统计,在该年有超过20家大型云计算厂商拿到融资,总金额突破百亿元。前百度总裁张亚勤在2017年百度云智峰会上宣称:“虽然百度云来得晚,但增速仍然可观。今年百度云客户数是去年的11倍、同比增长10倍,流量是去年的8倍,收入是去年的4倍。未来在中国至少有三朵云,BAT都能做成,每家都不一样。” 03.产业互联网必争之地 今年两会期间,“产业互联网”成为热词,相对于人口红利已经基本见顶的消费互联网而言,产业互联网无疑更具想象力。作为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结合的载体,产业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全方位、革命性的影响。 而产业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推动企业主体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效率和优化配置,“上云”已经成为企业自身降本增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云计算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效率变革的关键。 2018年,BAT三巨头先后对云部门进行升级,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百度云由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腾讯则在组织架构调整中,将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在内的多个产品线整合,创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2018年3月,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公开表示:“我们只做连接器、做底层的东西,用云、AI等这些基础设施来帮助客户。甚至,我们可以把系统集成也让给所有合作伙伴。”马化腾所说的“连接器、底层的东西,助手”,指的正是企业级服务市场。 去年的腾讯“云+”峰会上,马化腾再次表示:“赋能这个词太霸道了,传统行业用户以及合作伙伴才是主角,而腾讯只是助手,扮演的是助力的角色。” 在近期刚结束的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在大会致辞中分享了当前产业发展中发生着三个重要的演化。其中提到,从“开放生态”演化到“生态开放”,腾讯将不止于“以开放来促成生态”,更会“以生态方式来进行开放”。 企业级人工智能公司明略科技上个月宣布了其D轮20亿人民币的融资,由腾讯领投。明略数据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明辉对《深网》表示,选择腾讯是由于双方理念的契合。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