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在云端:关于云计算的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9-07-16 13:41:30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经济观察网
导读:副标题#e# 迈向云端 2008年,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王坚被马云挖回了阿里巴巴,开始担任首席架构师一职。从入职开始,王坚就开始了自己的被喷生涯。王坚兴奋地告诉自己的新同事们,他要做一个叫云计算的东西,并将其逐步做成整个公司的通用技术平

直到几十年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虚拟机等技术的成熟,“效用计算”的概念才重新被人们发现,并以云的形式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2006年时,谷歌推出了Google101计划,并正式提出了“云”的概念。原本,Google101只是谷歌高级软件工程师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亚的有一个教学构想,他想利用自己的“20%时间”(即谷歌分配给员工用来进行独立项目开发的时间)来启动一门课程,以引导学生们进行“云”系统的编程开发。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一设想很快得到了谷歌高层的支持,并意外成为了一个和IBM的合作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云计算的概念开始被人们认识,其价值也开始被开发出来。很快,亚马逊、微软等巨头都开始加入到了通向云端的行列,一个新的时代意外地被打开了。

云计算的微观经济学

作为一种全新的IT资源利用形式,云计算有很多独特的经济特征。这些经济特征让整个商业的生态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也让云服务的提供者、使用者在治理、竞争等方面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征。

云计算的第一个重要经济特征,就是将云服务使用者的固定成本转化成为了可变成本。从经济学上看,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这两类成本的属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固定成本是你要办企业、要组织生产就必须进行的投入,而且投入是一次性的,大量的。如果后续业务得到了保证,那么这笔投入就会被逐渐分摊;而如果运气不好没了后续业务,那么这笔投入就成了沉没成本,打了水漂。而可变成本呢,只有在真的有了业务、生产和经营真实发生时才会产生。相比于固定成本,其投入的数量较小,并且回收的风险也相对较低。过去,企业使用的IT资源主要依靠自行购买、维护和管理,因此它们在性质上当然是固定成本。而在云计算出现之后,这些IT资源变成了可以按需购买、按量付费的东西,因此其性质就转变成了可变成本。

由固定成本转变为可变成本,这个变化看似微小,实则对企业意义重大。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固定成本其实是最重要的创业门槛。在现实中,很多潜在的创业者正是由于无力承担高昂的固定成本而放弃了自己的创业梦,而云计算将固定成本转为可变成本的特征,则能够让这一门槛大幅降低。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可以预见,云计算的普及和应用将能够促进创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创业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

一项关于欧盟的研究很好地印证了以上观点。根据这项研究,如果云计算的普及速度较快,并让欧盟企业的固定成本降低5%,那么短期内整个欧盟的中小企业数量将会增加37.86万,同时增加258.76万的就业,而在长期内,则会让中小企业数量增加43.10万,同时增加151.91万的就业(注:这里云计算对就业的长期影响小于短期影响,是因为云计算的普及会提升效率,从而减少每个企业需要的员工数)。即使云计算的普及速度较慢,只能让欧盟企业的固定成本下降1%,那么它在短期内也会让中小企业数量增加7.32万,并带动51.39万的就业;而在长期,则会让中小企业数增加8.35万,并带动30.24万的就业。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