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电商鼻祖向科技巨头的“重生”之路
在亚马逊推行AWS的时期,云计算技术虽以成型,却少受重视,还没有哪家公司愿意将云计算用于商用,所以在亚马逊推出云计算服务两年后,谷歌才推出云计算服务,到2009年,以IBM、微软带头的IT老厂也开始布局云计算。 在科技巨头入局之后,云计算领域竞争加剧,在正面较量之下,这个科技圈的插班生并没有退缩,反而敢于在大前辈面前“夺食”,2013年亚马逊击败IBM夺得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构建私有云平台的6亿订单。 AWS不仅成为了亚马逊手中的一张王牌,还是一棵摇钱树。 以前的亚马逊虽然实现了电商和科技两地开花,但为赶上科技发展速度,亚马逊只能不断投入资金,所以在刚开始的20年里,亚马逊的财报上一直是不赚钱的状态。 到了2015年,亚马逊首次在财报上公开了AWS销售数据,而且这也是第一次在财报上出现正的净利润。 根据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亚马逊来自于AWS的利润为5.21亿美元,直逼北美电商业务的5.28亿美元利润,可见云服务业务逐步取代主业,成为亚马逊获利的主力军。 此后,利润丰富的AWS业务开始助力亚马逊开启“云速”增长模式,从2015年到2018年,仅三年时间,亚马逊经历了股价上涨439%、市值突破一万亿美元、创始人贝索斯成为世界首富。 与之前一样,贝索斯又一次将信奉的理念成为了现实,如今的云计算已经越来越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商业基础设施,无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还是政府企业构建平台,都需要用到云服务平台。 可见亚马逊已经从底层到上层,从硬件到软件,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帝国,并且无论业务如何扩张,其中都能环环相扣,不得不说亚马逊做到了所有科技公司想要的样子。 03.科技公司的理想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界上的各行各业都在默默遵守着规则,而科技公司遵守的盈利规则是用固定成本,去赌持续获得边际收入的机会,往往一次性的投资就能在后续无需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源源不断从更多客户身上赚更多的钱。 而基于这种规则无非由两种模式构成:一种是研发软件,如:微软开发出了操作系统,而将计算机的生产留给代工厂商;Facebook只是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而将内容留给用户来生产,而另一种则是以苹果为代表的生产硬件。 虽然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一些科技巨头也开始将触手伸向远处,但大多数还是逃不出固守的圈子,而亚马逊却做到了将两种经济模式整合于一身。 在电商领域,越来越多的买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卖家,更多的买家又会被吸引过来,这是亚马逊自身带有的C端优势;而且电商业务的需求和资源,无形中也在丰富云服务业务,使亚马逊拥有更大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吸引更多的客户形成规模经济,也为亚马逊带来了B端优势。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