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被热议的RPA,被质疑的三个核心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08 16:34:55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钛媒体
导读:副标题#e# 去年5月份锤子发布TNT(Touch and Talk)系统时,网络上一片嘲讽,不过有企业服务行业里的人指出,TNT其实是一款RPA产品。这是RPA概念第一次进入普通用户视野,正值此时,UiParth B轮融资估值增长迅速和进军中国的消息,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操作系统正在力推面向消费者的RPA,例如:Amazon Alexa、Google Assistant、苹果Siri、微软Cortana等语音助手。这些RPA架构更加复杂,包括AI核心层、工具能力层、开发应用层。他们的核心明确是AI。但企服市场的RPA不一样,没有这么详细的层级划分,他们更愿意基于操作系统,直接打包优质的AI技术为企业定制RPA产品。

虽然RPA企业足可以针对细分行业,在操作系统上再形成一层类似于PaaS的RPA平台,但RPA与PaaS不同,RPA大部分功能在本地,PaaS则在云端,PaaS几乎不可能被替代,第三方RPA平台则处于未知状态。至少,那些让RPA应用范围大幅扩张的AI技术,正在被操作系统整合。

技术上来看,纯粹的RPA只是一套基于操作系统接口的工具,RPA的核心功能服务实现与操作系统底层GUI接口有着直接关系,所以理论上操作系统才是更大的RPA平台。随着Windows GUI以及开源软件的持续升级,RPA技术门槛将会变得越来越低,但RPA核心的流程引擎对系统安全性、健壮性的要求恒定,流程引擎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性将不断下降。

当然,理论上来说,RPA企业也是操作系统上应用生态的一员,开发者服务也需要向后兼容,操作系统方不可能大动干戈影响RPA企业的根基。但没有人能确定,像微软这样的操作系统厂商是否会在保证向后兼容、RPA服务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强操作系统级的RPA服务。

更令人担忧的是,RPA企业没有任何能钳制竞争对手的流程功能、交互设计专利——RPA产品功能是基于系统级的接口服务实现的,流程自动化针对的也是已有的企服软件交互界面,这让RPA企业极有可能辛辛苦苦干了水中捞月的事。

采访中,弘玑Cyclone、达观数据等提到的自家核心产品专利,都集中在OCR、NLP、ML等AI技术领域。

从这个逻辑来推导,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一旦未来操作系统级的RPA平台服务升级,直接整合核心RPA技术功能,将会严重影响相关RPA公司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总有一天RPA市场会进入一个临界点,出现大批量同类型公司,从而陷入竞争红海。RPA的红海竞争中,流程引擎不再是核心竞争力,反而可能需要依靠AI来突围。

不过在这两个观点之外,大部分受访者则未明确表态,他们认为没有人规定RPA的核心只有一个,无论是流程引擎还是AI,甚至是靠近产品端的渠道都是RPA的核心。

集成自动化会不会取代RPA?

「技术上,企业软件和操作系统更适合整合AI技术。」王新童告诉捕手志。

如此一来,在流程自动化技术上,也不只有RPA这一种解决方案。操作系统底层整合AI功能层,然后面向企服软件推出自动化接口,在企服软件公司的配合下可以实现流程自动化;强势的企服软件平台公司,同样可以在自家产品中整合进AI功能,靠着丰富的服务直接实现流程自动化。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