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拆解:从商业价值到产品逻辑
一来是需要增加有购买行为的用户人数,因为有了第一次购买,后面的购买行为就会变得很容易。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送书币。注册送书币,邀请好友送书币,阅读送书币……只要想送,总有理由。而且这种占便宜的感觉,会让用户因为账户里存留的书币,发生再次购买。看似微信在吃亏,但实际上让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得到了更大的增长。 二来是在正确的时间让用户购买。最让人欲罢不能的时刻无疑是看书看了一半的时间点。所以微信读书上很多非阅读场景下的引导都是阅读优先于购买。 三来是把”买一赠一“的概念宣传到位。虽然都是自己在花钱,但是总感觉是半价。然而又从获赠限制上面做手脚,每人最多获赠两本,让”买一赠一“变成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拉新手段。 四来是用充钱代替购买,然后又不给返现的渠道,所以用户在最开始,就已经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五是”连载自动购买“,这个其实是网文界的惯用手法,因为章节很多,用户又聚焦在情节当中,不知不觉,就账户为空了。 亚马逊有kindle unlimited的服务,用户支付了一定金额之后,便可以无限阅读带有”unlimited“标识的书,不知道微信后面会不会跟进这个付费类型? 而且微信读书很实诚的没有开通第三方支付,以后是不是也会开放呢? 传播:传播总是发生在获得了成就感的时候,比如读完了一本书,买了一本书,写下一段自认为精彩的评论等等。每当这些时刻,它会很直接的把你引去分享。晒读书记录、赠书、发点评等等。 读完之后的分享步骤 以读书分享为例,以图片为载体,这样传播者的朋友圈可以一目了然,不需要点开链接查看;通过读书时长、笔记的条数、当前进度这简单的三个信息,把传播者本人的勤zhuang奋bi传递的清清楚楚;然后再轻巧的附上微信读书的logo,完美的一次分享! 于是,又有新的用户慕名而来,开始新的循环。 最后说一说推荐系统,好的推荐系统应该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