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并非像乔布斯等人说的那样一无是处
用户研究的方法还有很多,还有诸如使用眼动仪这样的设备,这里不再详细展开,你需要知道的是产品开发所有的阶段都可以进行用户研究的工作。有时候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调查一下周边的同事、前台、保安、食堂的阿姨、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是一种可以快速得到改进意见的用户调研。 用户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但是绝对不是“用户至上”。不相信用户研究是一个极端,但是把用户研究的结果作为“圣旨”又是另一个极端。经常有企业把“用户至上”、“顾客就是上帝”这样的口号挂在嘴边,这种尊重用户的心态没有错,但是用户研究的结果却不能这样用,需要根据用户研究的结果来分析出用户真实的需求并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才是重点。因为用户经常会对产品提出意见,这个意见可能就是一个他自以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用户的视角有限,如果盲目按照用户提出的解决方案来优化产品很可能就把产品引入歧途。 比如,我们的移动办公产品——云之家,就有个移动签到的功能,可以让用户在手机上就完成签到考勤。有一家客户就让自己公司的全体员工使用,但是以前这家员工都是在上下班时用工卡去考勤机前打卡,而现在突然全部用手机签到,虽然变得很方便,但是由于改变了习惯,很多人都忘记了签到。所以,一到月底就有不少员工需要进行考勤异常的处理,员工、主管、HR都带来了很多信息核实、处理流程的工作量。于是,他们负责考勤的领导就给我们产品团队提出意见,说是原签到提示音非常不明显,和普通的消息提示类似,员工注意不到,建议改为响亮的“签到啦”人声提醒。 仅从这个用户的反馈来看,他自以为提出的解决方案能解决他们公司遇到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修改起来的确也不难,但是如果细想一下真的按照他的意见修改就真的解决了问题并且不会带来其它问题吗?很显然,采用人声提醒的方式会带来很多体验上的问题,比如员工还在开会、在安静的办公室里聚精会神地工作,这个时候所有人的手机突然响起“签到啦”的声音肯定会打扰到正常工作;如果员工还在公共场所、地铁或公交上,这个时候也突然响起来“签到啦”的提醒也会让人十分尴尬。如果是用人声,那么用男声还是女声,是用郭德纲的声音还是林志玲的声音,这个又势必加大不同用户的个人好恶。而且有的人手机长期设置震动或静音,就算将签到提醒设置为人声提醒还是可能会错过。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