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每个让用户上瘾的产品背后,原来都是环环相扣的套路和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29 00:22:00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馒头商学院
导读:副标题#e# 文 /yaferdog 来源 /yaferdog简书账号 这几天调研了手机中几乎所有的 APP,像个疯子一样利用所有的时间去思考“激励”是否必要和如何建立,终于在今天有点小结论,记录一下,也对得起这几天疯子一样的自己了。 本文目录: 1.激励体系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发现每个手段都对应了很多的激励效用,而且这些手段也可以混着使用,比如可以按照任务完成的高低得出排行榜,可以按照积分的高低获得勋章等。

但每个手段都有最合适的激励效用,所以我们确定一个合适的激励手段的路径就是:

确定要激励的行为–>找到哪些激励效用对这些行为最合适(平台可以给的效用)–>找到此效用最合适的手段

ps:每个行为可能可以从很多手段去激励

举例:

网易云音乐:要激励用户听歌行为–>获得大空间云盘的特权来激励用户–>听歌时长对应等级(等级模式)

网易云音乐:要激励用户听歌行为–>给用户耳机等实物来激励用户–>积分兑换实物(积分模式)

百度贴吧:要激励用户发帖/回帖行为–>用户发帖/回帖想要获得关注–>发帖获得经验获得等级提升(等级模式)

百度知道:要激励用户回答行为–>用户回答想要得到更多的提问特权–>回答问题被采纳获得财富值(积分模式)

每个让用户上瘾的产品背后,原来都是环环相扣的套路和设计

百度外卖:要激励用户点餐–>用户想更便宜–>点餐获得优惠券(红包模式)

4.不断的调优和规避风险

确定了明确的手段后,要不断的对此手段进行调优,规避相关的风险。

比如用排行榜模式只能激励头部用户,那么是否需要再用其他模式激励其他用户?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