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4算|好策略的核心,是始终追求先胜而后战

发布时间:2017-07-17 12:17:57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woshipm
导读:副标题#e# 本文是「SDi传播策略」系列4,本系列探讨传播策略设计。在前两篇文章里,我们介绍了用SLTC法则,进行传播策略设计的前两步——“势”与“律”。接下来向大家介绍第三步——“算”。 SLTC的第三步——“算”,指的是对传播策略的设计与计划。 《孙

懂策略,也懂创意,这对策略者是更高的要求。在决定一种形式之前,策略者脑海中至少应有一些创意表现的画面。策略者如果对各种创意形式传递信息的方式所知不多,就很可能选择到一种不是最具表现力的形式。平时多积累,事前与各类创意主体多多接触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在市场营销领域,能时时保持“好奇心”是一种了不起的品德。

三算时机

时机,是策略制定者要“算”的第三个方面。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要排第一。营销人对“时机”的把握可以想象自己是在开车,前边是要追逐的目标受众,后边是按喇叭的竞争对手;做策略时你要始终正视前方,但也要偶尔看下后视镜。

关于“看前方”,策略者在构思传播时,首先要以用户需求为前提,做到在目标受众不同时间点的重要关切上提前布局。用户什么时候关注什么,依赖于洞察也依赖于经验,而有时候或许只是常识。比如,江小白主打“年轻人的情绪小酒”,于是紧扣“高考”“毕业季”“入职第一天”这样的年轻人“情感泛滥季”提早布局,就属于策略的题中应有之议。

传播时机的把握需要深入用户生活场景。比如,在SDi「价值洞察」模块中,我们强调要去了解用户的“价值感知方式”,其中就包括了要了解与品牌相关的信息一般是经由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传递的。举例来说,谈论社区面包店的场景,或许是接孩子放学前妈妈们的交头接耳;而谈论购物中心里的面包店,则多见于“闺蜜们的下午茶”。这些都对传播时机的设定具有影响。

关于观察“后视镜”,即基于竞争动态来把握时机,策略者首先需要思考“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的差异。比如,根据自己在品类中的地位和实力,领导品牌最好“先发制人”,率先取得的认知优势要强势巩固,要充分发挥充沛的预算、资源优势,拉长传播周期,采用“脉冲式”的投放策略消耗对手;提前布局,锁定最强势的媒介资源屏蔽对手。

而在品类中不具有领先优势,体量较小的品牌则应考虑“后发制人”,在领导品牌动向不明时不要盲目发声,在核心信息上要走到对手对立面,因为领导品牌的传播声量大,如果跟随、重复其观点,反而是帮它们巩固了认知优势;另一方面,领导品牌由于体量大,灵活性差,一旦传播付诸执行就很难改变,因此在传播形式以及时机方面,待其先发声,然后聚焦在对手不在意的地方,让其传播能成为我们价值主张的“底色”反而是更明智的策略。

还记得在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聚焦原则”中的一个重点吗?那就是在时机上,要抓住竞争对手无法跟进也无法改变的“软肋”。比如,过去嘉信理财挑战体量远大过自己的Fidelity,就宣布“对资产超过一万美元的个人退休账户免收手续费”,虽然嘉信因此而损失了一些收入,但因为当时资产远比自己庞大的Fidelity无法承受跟进的巨大损失,嘉信也因此赢得了大量的口碑与用户转移。

四算渠道

策略者对内容、形式、时机的构想越成熟,对渠道的考量也就越容易水到渠成了。

“算渠道”也有其一系列“规定动作”,例如首先要思考渠道与传播诉求的匹配度;要研究不同媒体的特征,涉及其受众群体、典型场景、内容偏好;以及要了解竞争对手对媒体的使用情况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有两个细节或许值得注意:

1.传统营销观念强调“强势媒体”,我们更强调选择能深度合作的媒体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