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5律|用活了第1条,你可以忽略其余4条
又如,Facebook先将“哈佛”设为焦点,再是一个相邻的学校……知乎先将某类活跃话题设为焦点,例如“互联网创业”,再从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视频网站先将有头部效应的“影视剧”设为焦点……面包品牌原麦山丘先将北京“中关村”设为焦点,未开店,先渗透大量试吃活动,因为这里是最具网络口碑扩散效应的地区。这些都可以说是对聚焦策略的灵活运用。 除了设定焦点,聚焦原则的第二个重点是传播手段、渠道的聚焦。能将一种传播手段用到极致,就不要用两种;能用一个平台影响到足够多人,先别想两个。 这与“简洁原则”的要求相同,因为手段渠道越多,越容易执行走样;更重要的是,只有聚焦,品牌才具有口碑扩散效应。比如,同样是影响10000人,如果分散在四面八方,那就像是在海面上撒下了一把胡椒面,激不起任何波澜。相反,如果他们都集中在某处,则品牌的传播行为就像是在一个狭窄地带发起的冲锋,能够最有效地利用到受众之间的密集互动,形成圈层扩散的势能。 聚焦原则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在主要竞争对手的对立面上聚焦。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尚不为大众熟知的公式: 第1步,首先要从纵向的“价值”纬度上进行准确的竞争识别。(上篇文章我们谈到了这一点);第二步,找到主要竞争对手核心优势与核心认知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它不会轻易改变)的焦点,然后将其转换成一个对立主张。第三步,对这个主张进行聚焦传播。比如在历史上,“经典”曾是可口可乐传播的焦点,可口可乐早期的Slogan是“The Real Thing”,是“正宗货”;“经典”与“正宗”,是可口可乐不可能放弃的核心认知。基于这一点,百事可乐就针对“经典”,将其转化成了一个对立主张——经典就是“老”,就是“过气”,就是“父辈才喝的可乐”,于是百事发动了著名的Campaign——“百事年轻一代”,从此一战而为天下知。 又如,在我做社区面包店品牌升级项目时,通过消费行为观察,我们意识到与社区面包店主要竞争的,其实并不是其它的面包店,而是社区便利店。 基于这一认知,如何从便利店的核心优势中转化出对立主张呢?同样,借助于焦点小组等洞察手段,我们很快发现了便利店的核心价值是“方便的丰富选择”,“丰富性”是便利店不可能放弃的核心价值,OK,弄懂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来设想一下,“丰富”意味着什么呢?丰富有时候也意味着混乱!一个便利店通常有2000-4000个SKU,但在今天还在不断地加入现煮咖啡、冰淇淋机、简餐与烘焙产品等1001种可能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便利店品牌之间的SKU军备竞赛,与他们内心难以抑制的销售欲望一起,进一步导致了“商品摆放混乱”“不易找”“买单时间长,购买体验下降”等用户痛点,基于这些洞察,一个更有穿透力的对立主张其实就非常清晰了…… No.5 交付定律“交付”本身是发现营销理论当中的一个核心模块,要求我们始终将向用户交付价值,作为总体的战略指导思想;因此传播中的“交付定律”,其实就是这种战略思想在传播策略中的落地。 在SDi看来,我们认为——A品牌之所以取得比B品牌更好的商业回报,很重要的一点是A品牌能让消费者“觉得”自己获得了更多价值,对这种“物超所值”的感知超越了B品牌。 所以交付定律在传播中的运用,主要就是要让用户体验、感知到更多价值。这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好品牌擅长创造“品牌溢价”的道理。 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以下是主要的3种: (1)优化品牌基础表达 从品牌的名称、Logo、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入手;在最基础的“表达层”就让品牌的价值更突出,更容易被理解,自然就容易让用户“觉得”更有价值。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